代序
學校家庭教育指導須把握四個
伴隨著經濟增長與社會轉型,我們以往教育的順序模式即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先后分別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發(fā)揮各自作用正在轉變?yōu)橐环N新的重疊模式,即在兒童和青少年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家教、家長、學校、教師、社會越來越呈現為相互聯系、共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發(fā)展。如何將上述不同的教育因子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整合優(yōu)勢,已成為當前家校合作校社共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 家庭,是兒童人生的所學校
教育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傳承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新春團拜會上講話中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從社會結構而言,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營造良好的家風、弘揚家庭美德是構建和諧社會為重要的基礎,更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從人的發(fā)展序列而言,家庭是個體生命成長的初始的場所。從教育的環(huán)境而言,家庭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支撐和有益補充,又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構成了三位一體的綜合育人格局。
無獨有偶,2015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出席全英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年會開幕式致辭中,再次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由英國廣播公司制作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該片對比了英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在中國網絡播出,使中國廣大家長認識到張弛有度于子女成長的重要作用,但中國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讓他們多玩一玩。
客觀地說,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中國的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了一億多大學畢業(yè)生。當然,我們學生的學習壓力,尤其是升學競爭方面的壓力仍相當大。高考、中考指揮棒,經層層放大,終將壓力傳遞到了每一個家庭,導致學生學業(yè)負擔始終得不到減輕。一方面,我們天天喊減負,另一方面,我們的家長又一直被迫給孩子施壓,這是一個悖論,這仍是需要我們學校、家庭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不斷破解的一個社會難題。
記得知名教育家呂型偉先生曾這樣感嘆:今天我們的教育能到愉快這個水平嗎?我說過我們的小皇帝頂多只能享受到6歲,6歲一上學,就從皇帝變成了奴隸。過去講溥儀是從皇帝到平民,我們的孩子比不上溥儀這個末代皇帝。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突出的兩個字就是聽話。稍稍懂事就教育孩子要聽話,小時聽爸爸媽媽的話、上學聽老師的話、工作了聽領導的話,似乎聽話是中國人的為人之本……中國家長一邊在生活上過分疼愛自己孩子,一邊又在學業(yè)上無休止地催逼孩子。
其實這與中西方家庭代際傳遞文化有關,中國代際關系是反哺模式,西方是接力模式。前者對子女幾乎是無限責任,所以才會有啃老一族。在西方個體主義文化下,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就表明子女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而我們的教育觀念是受了所謂木桶理論影響太深。中國家長喜歡告訴孩子,去補短的一塊知識,家長不停地督促孩子改正其不足,弄得孩子一點自信也沒有。而我們參觀過的荷蘭,該國的教育,不管是學校考試也好,公司培訓也罷,首先是問孩子擅長什么?特別問你感興趣什么?即便有弱點和缺點也沒關系,因為還有團隊合作訓練等著你,你不擅長之處有另一個擅長此道的同事來互補,與你共同完成。
好在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70后、80后家長,開始更多關注孩子的良好習慣與人格培養(yǎng)。近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一項有關家庭教育代際比較的研究顯示,家長和學生均認為重要的排前三位品質是責任感、獨立和寬容尊重他人;家長看重責任感,學生則看重寬容、尊重他人。尤其是一些國外留學回來的年輕父母,越來越多關注如何讓孩子真正為了興趣在學習、為自己而學習。這說明經過多年家庭教育的科學普及,廣大家長,尤其是年輕父母的育兒觀念開始有了改變,這是令人喜悅與欣慰的轉變。
二、 家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責任人
教育始于家庭。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養(yǎng)方式深深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生命中任老師,孩子降生到這個世界先看到的人,也是關注孩子的親人。在一個人的教育中,父母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關鍵,對一個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進行得早、時間長。胎兒在體內就受到母親體內環(huán)境的直接影響,胎兒的健康與否與母親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孕婦愉快的情緒,平靜的心境,可減少胎兒躁動,有利于其健康發(fā)育。即使日后入托、入園,以及入小學、中學,孩子大部分時間仍生活在家庭中,受父母的潛移默化影響。父母的教育是在孩子模仿性強的幼小年齡進行的,不但占其先入為主的便利,而且父母的形象示范、言傳身教也給孩子以終身影響。如果父母語言、行為、習慣不良,那就較難保證孩子在這些方面能做到優(yōu)良。因此,做家長首先自己要學習,學習家庭教育的科學理念與新知,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與育兒能力。做父母的應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認字、讀書、數數等,教育也包括孩子的舉止行為、感知認知等各方面。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應成為孩子潛移默化的行為示范。比如父母相親相愛關系融洽,脾氣各方面都很好,那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會平易近人?傊,父母理所當然地應該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2.讓孩子在規(guī)則與自由中健康成人。自由過度會導致孩子任性放肆。嬰幼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特點,如果一切都順應他的本性,會導致為所欲為的傾向。如不服管教、攻擊性強都與父母過度順應孩子的自由需要有關。自由過度實際上就是放任縱容,對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性和責任心是不利的,使孩子長不出個性卻長出任性。而規(guī)則過度又易于致使孩子缺乏個性。有的父母認為聽話的孩子讓人省心,少惹出麻煩事兒來,這種觀念多表現在控制欲望比較強的父母身上,長期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維的依賴性比較強,害怕嘗試新事物,而且調整情緒變化的靈活性比較弱,這將影響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個性成長。因此,應倡導讓孩子學會規(guī)則又擁有自由的平衡教育策略。沒有規(guī)則的自由是放任,沒有自由的規(guī)則是遏制,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現,理想的狀況是把握好規(guī)則與自由的張力,這樣的孩子將來將發(fā)展出既有責任心、又有開拓性的健康人格。
3.培養(yǎng)孩子自信、悅納,愛思考、善表達之品性。愛因斯坦早就預言,一個人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想象力遠比知識重要。愛因斯坦說這個話的時候,人們還不能夠切身感受到這些話里蘊藏的奧秘,但在現在互聯網時代,這一道理已經成了生動的現實。網絡時代對于青少年而言,更重要的是具備如下能力: 知識遷移與學習力、獨立思考與表達力、承諾堅毅與執(zhí)行力、自我悅納與抗逆力。這些能力與知識和文憑無關。但在當代快速變化、變動、變革的社會特別重要。我蠻欣賞北京十一中李希貴校長的一句話: 教育的成功是培養(yǎng)出自我悅納、充滿自信的學生。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不足,關鍵在于自己如何看待。既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還要了解自身的弱點。
作為家長對于孩子的培養(yǎng),重要的不在于孩子能考多少個100分,而在于把他培養(yǎng)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讓孩子對生活和學習充滿熱情。一項關于兒童興趣與幸福感的調查顯示,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孩子喜歡做的,而大人又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做這件事,那么他一定會很有幸福感。人有先天的基因,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完全是與生俱來的,但也不完全由后天的訓練形成,而是由先天基因給出了某些能力和許多能力發(fā)展的框架,需要后天的經驗來啟動和發(fā)展。
其實,所謂開發(fā)智能的說法并不太科學。智能有多種,對人的智能多元化的理解,澳大利亞人認為土著人只有音樂和體育才能。而中國現在流行的是,每個人都有多元智能,什么都可以學好,唱歌跳舞都去發(fā)展。但事實上,一個人不可能樣樣都好。其實,人一生中一定有一件事情他做起來省力、學得快。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孩子喜歡做的,而且他擅長,而你又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做這件事,那么他一定會很有成就,也會很有幸福感。
三、 學校,要幫青少年扣好人生?圩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圩,邁好人生的個臺階。并指出家庭教育要從小處著眼,家長要做好示范,有關部門和專業(yè)機構要共同科學有序地大力推動家庭教育工作。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重要場合多次強調要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圩印?倳浻檬滞ㄋ、形象、準確的語言強調了對青少年進行正確人生觀教育的重要性。所謂扣好人生?圩樱瑢嶋H上包含了以下幾個內涵: 一是學校要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觀念是行動的指南,正確的觀念才能引導出正確的行動,正確的行動才能產生好的結果,人才能走好圓滿幸福的人生。二是學校要通過家校共育校社共建幫助青少年樹立遠大的理想。觀念重在當下,理想關注未來,要引導學生胸懷大志,放眼世界,腳踏實地,成就未來。三是學校要積極組織實施豐富多樣的家校合作、校園文化與社區(qū)公益活動,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培養(yǎng)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增加才干,扣好人生?圩。
扣好人生?圩邮鞘种匾,衣服的扣子扣錯了可以重來,而人生?圩尤绻坼e了,要想糾正將會相當困難,一旦錯誤的觀念形成,要想改變它,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古人曰:入門須正,立志須高,意思就是要走好人生開始關鍵的幾步。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扣好人生?圩樱瑫洖槲覀儗W校德育提出了一個重大命題。
引導孩子首先知道自己將來需要什么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如何走好未來生活道路的每一步,都是由人生目標與信仰決定的。孩子12歲到18歲的時候,是樹立理想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我們學校老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自由選擇,他自己會做決定,但你需要提供環(huán)境,引導他,并且尊重他的決定,幫助他去實現。
人生目標選擇為什么重要?哈佛大學對一群智力、學歷相似的人進行了25年的跟蹤調查。3%有清晰且長期目標的人,大都成了成功人士;10%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成為專業(yè)人士;60%目標模糊者,能安穩(wěn)工作生活,無特別成績;27%無目標的人,經常失業(yè),生活動蕩。盡管我們孩子中絕大多數終將成為普通人,因此,扣好人生粒扣子,培養(yǎng)孩子具備走向社會之核心素養(yǎng),應成為我們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之首要任務。
四、 教師,應成為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的實施者
當前家庭教育應突出核心素質培養(yǎng),主戰(zhàn)場無疑是學校,而具體指導則應由經過家庭教育理論與實務培訓的教師來擔任。2013年2月,UNESCO發(fā)布報告《走向終身學習每位兒童應該學什么》。該報告基于人本主義的思想提出核心素養(yǎng),即從工具性目標(把學生培養(yǎng)成提高生產率的工具)轉變?yōu)槿吮拘阅繕,使人的情感、智力、身體、心理諸方面的潛能和素質都能通過學習得以發(fā)展。在基礎教育階段,尤其要重視身體健康、社會情緒、文化藝術、文字溝通、學習方法與認知、數字與數學、科學與技術等七個維度的核心素養(yǎng)。上述素養(yǎng)是未來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品格與關鍵能力。
眾所周知,隊伍建設是家庭教育指導的核心要義,而教師群體在學生眼中影響力,理應成為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的主力軍。而師資隊伍建設首先離不開教材建設。呈現在各位讀者面前的這套《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實務》叢書,正是由上海市數十位中小學德育、學科教育、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專業(yè)人員、研究專家合作完成。本套叢書的創(chuàng)新與特色在于:
,作為國內套適用于在崗中小幼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者的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通俗讀本,具有較好的實驗性、實務性與示范性。叢書在征求、聽取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教師以及廣大家長對家庭教育需求基礎上,首次提出教師作為家庭教育指導者應該完成的四大任務和必須具備的四大能力。
第二,叢書是目前國內套分學段(分學前版、小學版、初中版、高中版四冊)的家庭教育指導者實務讀本。首先,讀本對在崗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的基本任務、基本能力做了較為系統的梳理。其次,讀本按照青少年兒童年齡、心理發(fā)展特點,分層遞進,在對家庭教育指導一般理論歸納梳理基礎上,凸顯了不同學段的家庭教育指導重點和難點問題,便于不同學段的教師對本教材的自學與使用。
第三,叢書既有對家庭教育基本問題的理論闡釋,又有來自一線教師提供的大量真實案例,可幫助教師厘清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核心理念,在家庭教育情景、案例教學中掌握科學指導的方法、技巧。
第四,叢書又是多方合作、共同協同的科研成果。在編寫過程中受到了市教委德育處的大力指導、得到了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專業(yè)支持,同時也獲得了基層校長、教師熱情參與。理論與實踐較好結合是本套叢書的一個特色。使得它成為本市在崗教師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提升教師自身指導能力的培訓教材。
以上是遵郁琴芳主任之囑、閱讀《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實務》叢書后的一些思考與感想,是為序。
楊雄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
2017年12月于上海社會科學院
代序
前言
章教師與家庭教育指導
一、 家庭教育與家庭教育指導
(一) 家庭教育指導 家庭教育
(二) 家庭教育指導對家庭的意義
(三) 家庭教育指導對學校的意義
二、 教師與家庭教育指導的關系
(一) 家庭教育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二) 教師的工作無法游離于家庭教育之外
三、 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
(一) 中職學校教師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應具備的素養(yǎng)要求
(二) 中職學校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現狀分析
(三) 中職學校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的常見問題
第二章家庭教育指導的基本理念與必要準備
一、 家庭教育指導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 思想性原則
(二) 科學性原則
(三) 學生為本原則
(四) 家長主體原則
(五) 服務性原則
二、 家庭教育指導需秉持的核心理念
(一)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
(二) 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
(三) 家長是家庭教育的責任主體
(四) 家庭教育是家長和兒童共同成長的過程
(五) 家庭建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
(六) 尊重兒童成長規(guī)律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七) 尊重和保護兒童權利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八) 家庭、學校、社會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共同體
三、 教師應做好的必要準備
(一) 學習了解家庭教育指導的根本遵循
(二) 了解中職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主要特點
(三) 了解中職學生家庭狀況的主要特點
(四) 了解中職學生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主要需求
第三章家庭教育指導的基本任務
一、 幫助家長明確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
(一) 明確教育孩子是家長的法定職責
(二) 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二、 指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掌握科學養(yǎng)育方法
(一) 指導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
(二) 指導家長更新教育觀念,與孩子共同成長
(三) 引導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言傳身教,為孩子做榜樣
三、 指導家長全面正確認識孩子
(一) 引導家長全面了解孩子
(二) 指導家長引導孩子揚長補短
四、 指導家長全面了解職業(yè)教育,幫助孩子樹立職業(yè)理想
(一) 指導家長正確認識職業(yè)教育
(二) 指導家長了解孩子就讀學校
(三) 指導家長了解孩子所學專業(yè)
(四) 指導家長幫助孩子正確選擇發(fā)展方向
五、 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健康成長
(一) 指導家長教育孩子學會做人
(二) 指導家長教育孩子學會學習
(三) 指導家長教育孩子學會生活
(四) 指導家長教育孩子熱愛勞動
(五) 指導家長教育孩子學會交友6
第四章家庭教育指導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一、 家庭訪問
(一) 家庭訪問的作用
(二) 家庭訪問的時機選擇
(三) 家庭訪問前的準備
(四) 家庭訪問實施的過程
(五) 家庭訪問后的工作
(六) 問題家庭的處理
(七) 家庭訪問應注意的問題
二、 家長會
(一) 家長會的作用
(二) 家長會的召開時機
(三) 家長會的形式和要求
(四) 開好家長會應注意的問題
三、 個別家庭教育指導
(一) 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意義
(二) 個別家庭教育指導適用情況及指導重點
(三) 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方式和策略
(四) 個別家庭教育指導應注意的問題
四、 群體分類家庭教育指導
(一) 群體分類家庭教育指導的意義
(二) 群體分類家庭教育指導的對象選擇
(三) 群體分類家庭教育指導的組織形式
五、 配合學校,發(fā)揮家長學校、家委會家庭教育指導作用
(一) 家長學校
(二) 家長委員會
六、 運用媒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一) 運用傳統媒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二) 運用新媒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三) 運用通信軟件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第五章中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的重點
一、 親子溝通
(一) 親子溝通的意義
(二) 中職學生家庭親子溝通常見的問題
(三) 指導中職學生家長學會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
二、 心理疏導
(一) 指導中職學生家長學會心理疏導的必要性
(二) 中職學生常見的一些心理困惑與心理問題
(三) 教師指導家長疏導孩子心理困惑與心理問題的方法
(四) 發(fā)現學生有嚴重的心理障礙要求助專業(yè)教師或專門機構
三、 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一) 電子產品學生成長的雙刃劍
(二) 科學引導,合理使用電子產品
(三) 遵紀守法,樹立網絡安全意識
(四) 當孩子有了網癮怎么辦?
四、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
(一)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的幾個重點問題
(三)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的幾種途徑
五、 突發(fā)事件的處理
(一) 校園突發(fā)事件的類型和應對方法
(二) 發(fā)生校園突發(fā)事件后家庭教育指導的注意事項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