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計全集(卷十八):文具類編·禮娛篇》*的亮點之一,就是要將被長期顛倒的設計史主流概念重新顛倒過來,旗幟鮮明地表明我們的學術主張:中國設計的文化傳統(tǒng),其主線一直是“中國民具設計”,“中國官具設計”則作為補充形式和輔助形式,也是中國設計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官具設計”雖然具有特定時空的資源、人力、技術的巨大優(yōu)勢,但正因為這種獨占性、稀缺性,恰好局限、阻礙了它的流通性、傳播性、作用性!肮倬咴O計”一旦脫離了既有的時空范圍,既“傳”不下去,也“統(tǒng)”不起來,往往成為“絕唱”。事實證明,中國人流傳至今的很多文化特征,無一不是通過民具設計事物所反映出來的,如使用筷子、瓷碗、稻米主食、方塊字圖式標志等,木作、織造、燒造、髹飾工藝等等,甚至我們民族具有的優(yōu)缺點(長于手工心算、“心靈手巧”;拙于協(xié)作合力、一盤散沙)都能從傳統(tǒng)“大農耕”環(huán)境下孕育出的中國民具設計中得到無數(shù)印證。而反觀歷史上再優(yōu)秀的“官具設計”事物(青銅器、明式家具等),極少有廣泛流傳下來的實例。這是中國設計事物本身的自然客觀性所決定的,也是設計行為發(fā)生、依存的中國社會生產(chǎn)方式與生活方式的“主要發(fā)生體”構成成分所決定的。
前言
禮器
良渚神人獸面玉琮
良渚玉鉞
牛河梁女神廟神頭像
陶鷹鼎
龍山文化齊家系玉圭
三星堆玉牙璋
三星堆縱目青銅面具
商晚期后母戊青銅大方鼎
商青銅人面方鼎
商中晚期青銅四羊方尊
西周青銅利簋
西周青銅大盂鼎
西周青銅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銅散氏盤
建甌西周大甬鐘
戰(zhàn)國秦陽陵虎符
東漢長樂谷紋玉璧
戰(zhàn)國鏤雕雙鳳玉璜
笏板
龍門石刻佛像
云岡石刻佛像
大足石刻佛教造像
麥積山石刻佛像造像
樂山大佛
唐錢镠“金書鐵券”
清無量壽佛鎏金銅像
近現(xiàn)代中國國旗
民國勛章
民國文明婚禮
民間宗祠祭祀
冥器
柴家坪仰韶文化陶塑人面
西水坡仰韶墓葬龍虎蚌圖
楚國鎮(zhèn)墓獸
江陵楚墓虎座鳳鳥漆木架鼓
江陵雨臺山戰(zhàn)國楚墓彩繪人俑
淄博春秋齊國車馬坑
秦始皇陵兵馬俑
馬王堆西漢招魂旌幡
滿城西漢劉勝墓金縷玉衣
西周玉覆面
漢玉竅塞
馬王堆西漢1號墓彩繪漆棺
馬王堆西漢墓葬彩繪木俑
漢陶冥幣
漢黃腸題湊
三國東吳飛鳥百戲堆塑青瓷魂瓶
北魏《陽平王墓志銘》
唐帝陵石刻
唐殯葬三彩
宋黃蟬玉珞
泉州靈山南宋伊斯蘭圣墓碑刻
南宋龍泉窯翠青五管瓶
遼鎏金銀面具
西夏王陵石刻
元末曹氏墓隨葬銀鏡架
明孝陵神道石刻
孫中山浮雕遺容漢白玉石棺
南京民國北伐陣亡將士忠烈祠
近現(xiàn)代民間喪葬紙扎
紙元寶
法器
木魚
念珠
袈裟
唐代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huán)錫杖
宜德爐
化緣缽
禪修蒲團
拂塵
道教服飾
辟邪符咒
咒符圖文符號
占卜簽筒
鎮(zhèn)宅辟邪桃花劍
西藏日喀則夏魯寺跳神面具
轉經(jīng)筒
喇嘛教(格魯派)僧袍
清雍正畫琺瑯八寶紋法輪
酥油花
唐卡
瑪尼石
擦擦和嘎嗚
唐大食國貢回教玻璃凈瓶
宋元手抄本《古蘭經(jīng)》
回民服飾
穆斯林禮拜毯
休閑用具
益智玩具
博彩用具
傳統(tǒng)游戲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