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yè)革命》是美國歷史學家查爾斯·A.比爾德論述產業(yè)革命的一本篇幅不大的作品。本書共分為1760年的英格蘭機械革命和它的經濟影響舊秩序的瓦解反抗自由放任和開始建立組織機械學和社會需要視角下的產業(yè)問題五章,主要研究了1760年以后英國農業(yè)、制造業(yè)等領域發(fā)生的產業(yè)革命,分析了機械工具上的革命和經濟效應,以及舊秩序的分裂和新的組織形式的出現,還進一步分析了產業(yè)革命背后深藏的反自由主義的思想,本書提倡從機械革命和社會需求的角度來看待當時所面臨的各種產業(yè)和社會問題。
《產業(yè)革命》是比爾德的首部學術著作,出版于1901年,是他在牛津大學留學期間寫作而成的。
《產業(yè)革命》共分五章,概括地介紹了從1760年到1900年間產業(yè)革命的歷史,以及由于產業(yè)革命的發(fā)展,當時社會所面臨的許多問題。該書出版后,又于1902、1906、1911、1918、1919、1921年多次再版,本書根據1921年的版本翻譯。
本書作者查爾斯·A.比爾德(Charles A.Beard,1874-1948)是20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之一。他曾長期執(zhí)教于哥倫比亞大學,其研究領域橫跨歷史學和政治學兩大領域,還擔任過美國歷史學會主席及美國政治學學會主席,其代表作有《美國憲法的經濟觀》(1913)、《美國文明的興起》(1927)等著作。作為進步主義史學的代表人物,他的經濟史觀不僅對美國史學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對當時的美國社會和進步主義運動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史學完成了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這一時期美國史學開始由傳統的敘述性史學轉變?yōu)楝F代的分析性史學。已經專業(yè)化的新一代歷史學家,對力量的重視大于對人物的關心。他們要科學不要倫理,要真實不要戲劇,要分析不要記述。任何事情都不歸之于上帝,也很少歸之于機遇,而必須承認的偶然性多半怪罪史學家之無能而不是歷史難以預測。美國歷史學的專業(yè)化和當時的進步主義運動幾乎是在同一時期發(fā)生的,到19世紀90年代,美國已經進入工業(yè)社會,急劇的社會變動和嚴重的社會問題,激發(fā)了人們的變革熱情,要求改革的進步主義運動席卷全國。美國的許多歷史學家也通過自己的史學研究來鼓吹進步主義思想,進步主義史學也由此成為美國史學獨立后的第一個主要流派。在這些進步主義史學家之中,查爾斯比爾德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學者,相比于特納、帕林頓等當時其他的主要歷史學家,他不僅著述最多,影響范圍最大,而且他的經濟史觀最集中和鮮明地體現了進步主義史學的核心思想,進步主義史學也因此往往被稱為比爾德學派或者特納-比爾德學派。
《產業(yè)革命》是比爾德的第一部學術著作,出版于1901年,是他在牛津大學留學期間寫作而成的。該書共分五章,概括地介紹了從1760年到1900年間產業(yè)革命的歷史,以及由于產業(yè)革命的發(fā)展,當時社會所面臨的許多問題。該書出版后,又于1902、1906、1911、1918、1919、1921年多次再版,本書根據1921年的版本翻譯。
在比爾德一生諸多的煌煌大作中,這本寫作于青年時期的著作并不那么引人矚目,書中的一些觀點,現在看來也頗有問題。但《產業(yè)革命》作為一部歷史著作,其價值仍然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比爾德用他的觀察和研究,揭示了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狀況,揭示了那個時代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的所思所想;其次,從這本書里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了解到比爾德經濟史觀的起源和內容,進而對以后美國進步主義史學的發(fā)展能夠有一個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查爾斯·A.比爾德(Charles A. Beard,1874-1948),二十世紀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美國經濟史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0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44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07起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1915至1917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1917年起任紐約市公共事業(yè)訓練學校校長五年,曾與杜威、凡勃倫和羅賓遜共同創(chuàng)辦社會研究新學院,1933年任美國歷史協會主席。他的研究跨越美國歷史和政治科學兩大領域,特別致力于用經濟原因來解釋政治制度和歷史發(fā)展。作為進步主義史學的代表人物,他的經濟史觀不僅對美國史學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對當時的美國社會和進步主義運動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譯者簡介:
宋曉東,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1760年的英格蘭農業(yè),制造業(yè),政治
第1節(jié) 定義
第2節(jié) 技術和社會的發(fā)展階段
第3節(jié) 1760年的英格蘭
第4節(jié) 農業(yè)的規(guī)模
第5節(jié) 農業(yè)狀況和耕作制度
第6節(jié) 農村的生活
第7節(jié) 農業(yè)用具
第8節(jié) 1760年的制造業(yè)
第9節(jié) 1760年以前的機械發(fā)明
第10節(jié) 工業(yè)組織
第11節(jié) 資本主義
第12節(jié) 1760年工人的生活狀況
第13節(jié) 運輸系統
第14節(jié) 政治和政府
第15節(jié) 國際貿易
第16節(jié) 小結
第二章 機械革命和它的經濟影響
第1節(jié) 復習
第2節(jié) 機械革命
第3節(jié) 紡織工業(yè)
第4節(jié) 蒸汽機
第5節(jié) 詹姆斯·瓦特
第6節(jié) 制鐵業(yè)
第7節(jié) 制鞋業(yè),縫紉業(yè)和農業(yè)
第8節(jié) 商品流通的革命
第9節(jié) 喬治·史蒂芬森
第10節(jié) 蒸汽船
第11節(jié) 發(fā)明的內在歷史
第12節(jié) 關于產業(yè)革命的經濟學
第13節(jié) 替代人力
第14節(jié) 農業(yè)
……
第三章 舊秩序的瓦解
第四章 反抗自由放任和開始建立組織
第五章 機械學和社會需要視角下的產業(y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