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劉恒中篇小說代表著《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虛證》以及短篇小說《狗日的糧食》《九月感應》《歡樂飛機》《哀傷自行車》《拳圣》和劉恒先生2020年的講演《永恒的藝術力量在廈門青年導演訓練營的演講》等,代表劉恒小說創(chuàng)作的水準。作者擅長寫小人物的悲歡人生。如本書里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用顯微鏡去觀察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和渺小的人生困境,以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淡淡的喜劇效果、切實的人生內(nèi)涵,凸現(xiàn)了心地善良的城市平民張大民一家人追求平凡的幸福生活的過程。張大民這個藝術典型,腳踏實地、愛耍貧嘴,是北京普通市民的縮影,他那鍥而不舍的樂觀精神和讀者心心相印。描述了我們很多人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80年代的生活狀態(tài)。
劉恒先生的代表作,都是當代文學經(jīng)典,是中國當代文學專業(yè)學生的必學、篇目,尤其是他著名的《伏羲伏羲》《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前者被張藝謀導演拍為電影《菊豆》,后者被拍為同名電視連續(xù)劇以及電影《沒事偷著樂》,可謂家喻戶曉。一般認為,劉恒先生藝術表現(xiàn)手法成熟的作品是《虛證》,所以全文收入,意在讓讀者登上中國當代文學的高峰,一覽風光,可收大益。畢竟效法上者得其中,連上者是什么樣子都不知道,遑論其余!短撟C》里的故事,來源于真實的生活。作家在北師大的同學自殺,引發(fā)他一系列思考。從而虛構出一個我,在朋友死后搜集種種證據(jù),欲弄清他死亡的原因。但雖有豐富推理式的證,終走向的是虛,毫無結果。因為我不是他,無法了解別人的煩惱。這就超出了推理小說的范疇,上升到人性審視的層面。審視主人公郭普云童年的創(chuàng)傷和戀愛體驗,他的孤獨、自閉等。小說被許多中文系學生寫成學位論文。影響深遠。體現(xiàn)了作家高超、圓熟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劉恒,1954年生于北京。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北京市作協(xié)主席。1977年發(fā)表短篇小
|
說《小石磨》。1979年調(diào)北京市文聯(lián),擔任《北京文學》編輯!豆啡盏募Z食》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天知地知》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等。代表作有《伏羲伏羲》《白渦》《虛證》《蒼河白日夢》《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影視劇曾獲五個一工程獎、金雞獎編劇獎、華表獎優(yōu)秀編劇獎、飛天獎優(yōu)秀編劇獎、華語傳媒編劇獎、亞洲電影大獎編劇獎、臺灣電影金馬獎改編劇本獎等。2019年獲新時代國際電影節(jié)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編劇獎。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伏羲伏羲
虛證
歡樂飛機
哀傷自行車
狗日的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