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知識權力(知識是一種權力,從大學到出版再到媒體,知識分子圈是如何運作的?一本書讀懂法國的知識文化界。
定 價:59 元
知識分子對知識界的長期沉默遮掩了什么?本書列舉了某些令人尷尬但常常被壓制的事實。
第一,這些無黨派的個人主義者實際上構成了一個黨派與其說這是一個特權階層或行會,它更像是一個非正式團體或一種社會群體:一個等級井然、備受規(guī)制、深度接合(包括通過其內部爭斗)的競爭社會。第二,以反一切權勢為專職,知識分子因此所施展的決定性影響力,無疑較來自官方的政治和經濟權力更有效。第三,這種依靠通訊手段及其技術進步賴以生存的權力,它的重心如今從大學和出版社轉移到了媒體。第四,任何權力體系都有成本,而新興的媒體階段可能使知識界付出高昂代價。基于客觀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和個人經驗,就上述重點進行扎實論證的作者,本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矢志不移的知識分子。
雷吉斯·德布雷
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1940- ),法國作家、思想家、媒介學家。針對人類社會中的文化傳播現(xiàn)象,他提出了自己的批評理論,并命名為媒介學。雷吉斯·德布雷1960年進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五年后獲得哲學教師資格。同年到南美,在玻利維亞追隨切·格瓦拉。1967年4月20日被捕,在法國政府斡旋下,他于四年后出獄。之后遇到了智利總統(tǒng)薩爾瓦多·阿連德,寫了一本書《與阿連德的談話》。他于1973年回到法國,先后擔任了一系列政府職務。1996年創(chuàng)辦《媒介學》期刊。著有《普通媒介學教程》《圖像的生與死:西方觀圖史》《法國的知識權力》以及多部小說作品。
再版序言
告讀者
緒論:巴爾扎克或動物學現(xiàn)狀
第一章 定位
A)引子
B)首次定義
C)一個類別的歷史
3.統(tǒng)計
A)知識分子:首次計量
B)知識分子:二次計量
C)知識分子與評估
4.響鈴
A)真實的社會主義
B)神職人員
第二章 三個周期
前言
1.大學周期(1880-1930)
2.出版周期(1920-1960)
3.媒體周期(1968- ?)
補充注解
第三章 權力之邏輯
第四章 傳音即命脈
第五章 等級符號及徽章
第六章 高級與低級教士
A)集中化
B)利潤
第七章 競爭社會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