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聽力學基礎、診斷聽力學、康復聽力學三篇,共33章和4個附錄。書中內容結合我國聽力師的執(zhí)業(yè)范疇納入了前庭檢查,同時借鑒了國內外聽力學培訓教材,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的知識理論體現,書中對聽力學相關基礎理論(包括物理聲學和心理聲學部分、聽覺前庭的解剖生理)、聽力與前庭功能檢查、助聽器技術與人工耳蝸技術、聽力言語康復等方面知識進行了闡述。本培訓教材適用于不同年資的聽力師,相信對其專業(yè)技術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本書也可作為聽力學從業(yè)者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參考書,以及其他行業(yè)讀者了解聽力學知識的主要參考讀物。
良好的聽力和前庭功能是人類生存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前提與基礎。一旦聽力受損會導致言語能力不能正常發(fā)展,前庭功能障礙則帶來行動不便甚至跌倒,工作生活處處受阻,生活倍感孤獨,F代聽力學在預防、診斷、治療、干預和康復等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大多數聽力損失者在科學的指導下可以得到良好治療和康復,能夠和健康聽力人士一樣學習工作、聆聽世界、幸福生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有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yī)師為主的先驅,把國外先進的聽力學檢查技術、助聽器制造和驗配技術引入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聽力學事業(yè)取得長足發(fā)展和進步,目前多個領域與發(fā)達國家并駕齊驅。從一開始的助聽器專業(yè)驗配和原中國聾兒康復中心(現更名為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的興建,到以后的多通道人工耳蝸植入、新生兒聽力與耳聾基因聯合篩查等,我國數以萬計的聽力損失者得到質量越來越高的服務。
聽力學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大量優(yōu)秀的聽力師。近幾年,我國聽力學從業(yè)者人數有所增加,執(zhí)業(yè)水平也大幅提高。特別是數所高校開辦了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yè)本科教育,輔以有關機構繼續(xù)教育的興起,我國聽力師教育事業(yè)也進入了新階段。但總體來看,我國聽力師的學歷教育和職業(yè)規(guī)范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數量規(guī)模、教育質量和技術水平方面,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康復需求。加上我國聽力師職業(yè)制度尚未建立,職業(yè)培訓與考試還屬空白,行業(yè)協會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難以推進。
為加快改變人才緊缺狀況,經過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助聽器人工耳蝸專業(yè)委員會以及業(yè)內學者數年努力,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助聽器人工耳蝸專業(yè)委員會組織編寫了《聽力師職業(yè)培訓教材》,以滿足聽力師職業(yè)培訓的需要。在民政部的支持和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等相關單位積極配合下,該書歷時三年編撰而成。全書分基礎聽力學、診斷聽力學和康復聽力學3 篇,33 章及4 個附錄。內容結合我國國情和聽力師執(zhí)業(yè)范疇,借鑒了國內外聽力學培訓教材,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的知識理論體系。希望聽力行業(yè)從業(yè)人員通過研讀與培訓,全面掌握和了解聽力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而獲得聽力師職業(yè)資格,更好地從事聽力學臨床工作,為廣大聽力損失患者服務。同時,本書也可作為聽力學從業(yè)者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參考書,以及其他行業(yè)讀者了解聽力學知識的主要參考讀物。
三年來,全國各地學者和部分國外華裔學者數次會議討論,幾易其稿,從大綱制訂、編寫、審稿、定稿,歷盡了艱辛。由于水平有限,敬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訂。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各相關政府部門、協會、出版社、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謝!
張 華
2022 年8 月8 日
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原為中國假肢矯形器協會)成立于1986年11月。是在民政部指導下,由康復輔助器具行業(yè)的有關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從事和熱心于康復輔助器具事業(yè)的工作者、醫(yī)務人員、專家、學者等自愿組成的全國性、行業(yè)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5A級社會團體。
第一篇 基礎聽力學
第一章 聽力學概述/2
第一節(jié) 聽力學發(fā)展簡史 /2
一、 歐美聽力學的發(fā)展概況 /2
二、 我國聽力學的發(fā)展概況 /3
三、 聽力學的未來與展望 /5
第二節(jié) 聽力學內容與分類 /5
一、 聽力學的范疇 /5
二、 聽力學的分類 /6
第三節(jié) 聽力師職業(yè)與聽力學教育 /6
一、 聽力師的發(fā)展概況 /6
二、 國外聽力學教育和認證及聽力師職業(yè)服務 /7
三、 我國聽力師的發(fā)展概況 /8
四、 我國聽力學教育和認證及聽力師職業(yè)服務 /8
第四節(jié) 聽力師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9
第二章 聽覺前庭解剖基礎/11
第一節(jié) 聽覺解剖 /11
一、 顳骨的應用解剖 /11
二、 外耳的應用解剖 /11
三、 中耳的應用解剖 /12
四、 內耳的應用解剖 /13
五、 面神經的應用解剖 /14
第二節(jié) 聽覺生理學 /15
一、 聲的物理學基礎與聽覺的一般特性 /15
二、 聲音傳入內耳的途徑 /16
三、 外耳的生理 /16
四、 中耳的生理 /17
五、 耳蝸的生理 /18
六、 聽覺中樞生理 /19
第三節(jié) 前庭系統(tǒng)應用解剖和生理 /20
一、 外周前庭系統(tǒng)應用解剖 /21
二、 外周前庭系統(tǒng)生理 /24
三、 中樞前庭系統(tǒng)應用解剖和生理 /25
第三章 聽覺相關聲學基礎/28
第一節(jié) 聲音的本質 /28
一、 聲源的基本屬性 /28
二、 聲學介質的屬性 /30
三、 聲音的傳播特性 /31
第二節(jié) 聲音的量度 /34
一、 分貝 /34
二、 聲壓、聲強、聲功率和相應的級 /35
三、 聽力學測試中的分貝 /36
四、 時域和頻域 /38
五、 聲測量工具 /40
第三節(jié) 常用聲信號 /41
一、 純音 /41
二、 短時程信號 /42
三、 復合信號 /44
四、 噪聲 /45
五、 聲音信號呈現方式 /46
第四章 聽力測試環(huán)境及設備/49
第一節(jié) 聽力測試環(huán)境的要求和標準 /49
一、 聽力測試環(huán)境的基本要求 /49
二、 對純音測聽室環(huán)境噪聲的要求 /50
三、 聲場測聽對環(huán)境噪聲的要求 /52
四、 聽覺誘發(fā)電位測試室的隔聲和屏蔽 /53
第二節(jié) 聽力測試儀器設備 /53
一、 純音聽力計 /53
二、 言語測聽設備(言語聽力計) /55
三、 耳聲阻抗/ 導納測量儀 /55
四、 聽覺誘發(fā)電位測試儀 /56
五、 多頻穩(wěn)態(tài)聽覺誘發(fā)電位儀 /57
六、 耳聲發(fā)射測試儀 /57
第三節(jié) 聽力測試及其儀器設備校準 /57
一、 測聽方法標準 /58
二、 校準測聽設備的基準零級 /58
三、 測聽儀器設備標準 /58
四、 測聽儀器的檢定校準 /59
第四節(jié) 前庭功能檢查環(huán)境與設備 /65
一、 檢查室選址與布局 /65
二、 前庭功能檢查設備 /66
第五章 聽覺心理學/67
第一節(jié) 聽覺閾值與聽覺能力的度量 /67
一、 聽閾的定義 /67
二、 聽覺能力的度量 /67
第二節(jié) 響度與音調 /68
第三節(jié) 雙耳聽覺 /68
一、 雙耳聽覺的定義和機制 /68
二、 雙耳聽覺的作用 /69
三、 聽力損失患者實現雙耳聽覺的方法 /70
第六章 語音學基礎知識/71
第一節(jié) 語音的屬性及相關概念 /71
一、 語音的屬性 /71
二、 發(fā)聲與構音 /71
第二節(jié) 言語聲的產出 /71
一、 發(fā)音器官 /72
二、 發(fā)音部位 /74
三、 發(fā)音方法 /75
第三節(jié) 語音的分類 /76
一、 元音、輔音及其他 /76
二、 與語音單位有關的重要概念 /77
第四節(jié) 漢語語音的特點 /78
一、 聲母 /78
二、 韻母 /79
三、 聲調 /80
第七章 聽力損失的概述/82
第一節(jié) 聽力損失的分類和病因 /82
一、 聽力損失的分類 /82
二、 聽力損失的病因 /83
第二節(jié) 聽力損失的分度和聽力圖 /93
一、 聽力損失的分度 /93
二、 聽力圖 /93
第三節(jié) 聽力殘疾標準 /94
一、 聽力殘疾的標準 /94
二、 聽力殘疾的檢查方法 /95
三、 聽力殘疾的醫(yī)學評定流程 /95
四、 醫(yī)療機構在聽力殘疾評定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96
第八章 耳鳴概述/97
一、 耳鳴的定義 /97
二、 耳鳴的病因 /97
三、 耳鳴的分類 /98
四、 聽覺耐受下降 /99
五、 體覺性耳鳴 /101
第九章 常見外周性前庭功能障礙/104
一、 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 /104
二、 梅尼埃病 /105
三、 前庭神經炎 /106
四、 迷路炎 /106
五、 前庭性偏頭痛 /107
六、 前半規(guī)管裂綜合征 /107
第二篇 診斷聽力學
第十章 診斷聽力學概述/110
第一節(jié) 診斷聽力學評估的目的和原則 /110
第二節(jié) 診斷聽力學主觀體驗的評估 /110
第三節(jié) 診斷聽力學情景因素的評估 / 111
第四節(jié) 診斷聽力學的臨床測試 / 111
一、 診斷聽力學中臨床測試的理論 / 111
二、 診斷聽力學臨床測試的方法 /112
三、 診斷聽力學臨床測試的應用和意義 /112
第十一章 病史采集/115
第一節(jié) 病史采集的內容 /115
第二節(jié) 問診的方法與技巧 /116
第十二章 耳科檢查/117
第一節(jié) 耳科檢查器械和體位 /117
一、 耳科檢查器械 /117
二、 耳科檢查體位 /118
第二節(jié) 耳的一般檢查法 /118
一、 耳郭及耳周檢查法 /118
二、 外耳道及鼓膜檢查法 /119
第三節(jié) 咽鼓管功能檢查法 /120
一、 吞咽試驗法 /120
二、 咽鼓管吹張法 /121
第四節(jié) 音叉試驗 /121
一、 林納試驗 /121
二、 韋伯試驗 /122
三、 施瓦巴赫試驗 /122
四、 蓋萊試驗 /123
第十三章 純音聽閾測試/124
第一節(jié) 測試前的準備 /124
一、 測試環(huán)境 /124
二、 測試設備 /124
三、 測試前的準備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