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元代紀君祥創(chuàng)作的雜劇,全劇五折一楔子。劇演春秋時晉國上卿趙盾遭到大將軍屠岸賈的誣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殺。為斬草除根,屠岸賈下令在全國范圍內(nèi)搜捕趙氏孤兒趙武。趙家門客程嬰與老臣公孫杵臼定計,救出趙武。為救護趙武,先后有晉公主、韓厥、公孫杵臼獻出生命。二十年后,趙武由程嬰撫養(yǎng)長大,盡知冤情,稟明國君,親自拿住屠岸賈并處以極刑,終于為全家報仇。本劇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頗具特色,劇中的一批正面人物形象,作者賦予他們不畏強權、見義勇為、視死如歸的崇高品格。他們的性格,是在劇情的展示和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加以凸顯的,真實感人。
董上德,男,1959年3月出生,廣東順德人。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就讀于中山大學中文系本科;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攻讀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yè),獲碩士學 位;1985年7月至今,任教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戲曲研究室;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史、戲曲史研究,尤重于對小說、戲曲互滲互動關系的研究。
一、紀君祥與《趙氏孤兒》雜劇
二、《趙氏孤兒》與《史記·趙世家》的關系
三、“趙氏孤兒”故事的歷史真實*問題
四、《趙氏孤兒》的版本與故事改動…
五、《趙氏孤兒》的深遠影響及其國際影響力
六、本書的編校
趙氏孤兒
楔子
**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五折
附錄一趙氏孤兒(元刊本)
楔 子
**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附錄二相關歷史文獻摘錄
《左傳》摘錄
《國語·晉語》摘錄
《呂氏春秋》摘錄
《史記·晉世家》摘錄
《史記·趙世家》摘錄
《史記·魏世家》摘錄
《史記·韓世家》摘錄
《新序》《說苑》摘錄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