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nèi)容圍繞醫(yī)學研究的常用和關鍵的實驗方法展開,內(nèi)容包括:1)實驗室技能篇,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儀器的使用與保養(yǎng)、各種試劑配制、實驗室安全、實驗報告和實驗記錄等;2)分子生物學常用研究技術篇,電泳技術、核酸及蛋白研究各類實驗方法;3)組織與細胞篇,組織切片、細胞培養(yǎng)(包括原代細胞)、免疫熒光技術(流式、共聚焦)、細胞損傷與凋亡。本書的編寫注重通用性、實用性、容易掌握和便于操作,可作為本科生、研究生和年輕工作者的科研實驗操作教材和參考書。
王松梅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1-2012年在美國Johns Hopkins醫(yī)學院做訪問學者,從事病毒免疫與腫瘤研究。現(xiàn)為上海市生物物理學會理事、副秘書長。《內(nèi)科理論與實踐》雜志編委。長期從事腸道病毒病及病毒相關腫瘤的研究,參與“十一五” “十二五”傳染病重大專項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主持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學技術發(fā)展基金項目等課題研究,在國際和國內(nèi)雜志上發(fā)表論文40多篇,研究成果獲2001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多次獲復旦大學教學成果獎以及多項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潘鑾鳳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分子生物學理論與實驗教學、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物學和血管組織工程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主編出版教材兩本:《分子生物學技術》和《實用離心實驗方法》。發(fā)表科研和教學論文60多篇。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市高校實驗室管理先進個人、中華醫(yī)學會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和三等獎、復旦大學上海銀行基礎醫(yī)學獎教金中青年一等獎、復華實驗教學獎、復旦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等獎項。
明東風 (2023/6/1 9:39:00):申請樣書,山東省棗莊學院生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