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成果。近年來金屬納米結構的奇異光學性質(zhì)催生了該領域的 研究熱潮,而諸多研究表明其奇異光學特性的本質(zhì)是金屬納米結構激發(fā)了光場增強效應。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金屬納米結構光場增強理論,筆者團隊研發(fā)的增強結構典型加工技術,以及其在應 用探索方面的研究成果。由于金屬納米結構光場增強性質(zhì)屬于基礎的物理性質(zhì),可應用范圍廣, 因此該書可作為物理光學、光學微納結構設計加工、光譜探測、生化傳感器開發(fā)等專業(yè)領域學生、 從業(yè)者的參考書。
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重大工程
前沿科技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空間微力壓印誘導龜裂制備納米結構的方法研究研究成果,內(nèi)容包括金屬納米結構光場增強技術現(xiàn)狀、金屬納米結構光場增強理論基礎、金屬納米結構光場增強技術、基于巰基烯材料的納米壓印技術、聚苯乙烯微球自組裝納米結構制備技術、可控龜裂納米結構制備技術、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技術、表面增強拉曼傳感技術和表面等離子體芯片光譜探測技術。本書涵蓋了金屬納米結構光場增強的發(fā)展、理論基礎、結構設計技術、幾種新型的納米結構加工技術,以及在不同領域的典型應用,兼顧了科學性和應用性,有利于組織教學和廣大讀者的自學,亦可供表面等離子光學、傳感、集成光譜儀等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技術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
杜春雷,長江師范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光學專業(yè)。曾主持973、863課題,部委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儀器專項、面上項目等多項。發(fā)表SCI論文200余篇、授權發(fā)明專利80余項(其中轉化專利6項)。
夏良平,長江師范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微納光學。張滿,長江師范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納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