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秉持馬克思主義宗教批判精神,從不同角度對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進行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本書采取了還原性闡釋、批判性闡釋和對話性闡釋有機結合的方法,通過融合宏觀理論思辨與微觀史料梳理,致力于還原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念的獨特歷史場景和文化生態(tài),厘清康德、黑格爾等人思想中的新教基因染色體。在此基礎上,從馬克思主義立場出發(fā),呈現(xiàn)馬克思、恩格斯等人對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的批判性闡釋,進而在20世紀思想語境中,多維度展示西方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對話性闡釋。對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的批判性考察,凸顯了德國古典哲學美學的獨特文化性格,幫助我們走進德國審美現(xiàn)代性的話語深處,為破解深藏其中的未解之謎提供了路徑,為其后更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論坐標,有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當代發(fā)展和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體系構建。
張政文,男,1960年生,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西方美學。多年來,張政文教授在德國古典美學、文藝學等學術領域進行了富有創(chuàng)見性的學術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的教學、科研成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般項目, 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般項目等多項課題;先后出版學術專著9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藝研究》等重要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130余篇。
上篇 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還原性闡釋
第一章 德國古典哲學美學與新教
第二章 新教世界觀與德國古典美學的基本架構
第三章 從馬丁·路德到黑格爾的精神史
第四章 康德哲學與德英宗教傳統(tǒng)
第五章 英國自然神論對康德哲學美學的理論啟迪
中篇 馬克思主義對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批判性闡釋
第一章 馬克思對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的批判
第二章 馬克思的猶太教批判及其精神前史
第三章 恩格斯的宗教批判
第四章 恩斯特·布洛赫的馬克思主義宗教批判
下篇 20世紀西方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對話性闡釋
第一章 當代西方哲學對德國古典哲學美學宗教觀的轉型
第二章 當代西方思潮對宗教超越維度的解構與重建
第三章 西方現(xiàn)代哲學與宗教分離的基本模式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