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討了黑格爾哲學最核心的概念: 一個是絕對理念, 另一個是絕對精神, 它們共同構成了黑格爾哲學的骨架和內(nèi)在生命!督y(tǒng)觀》指出: 絕對理念作為黑格爾哲學的本體,是有關世界本質和規(guī)律的辯證法,是一個共相和精神活動性,其邏輯先在就是黑格爾說明世界的原則。絕對精神則是人類理性不滿足于自身存在的有限性而試圖認識這個最高存在,從而在精神上通達無限和自由境界的現(xiàn)實歷史過程。
與大師們學海重逢 2020年7月,雨后天涼 、清風送爽的一天,我與 其他專家學者應邀出席吉 林人民出版社組織的座談 會,討論編輯出版《長白 山學術文庫》事宜。短短 一年后,《長白山學術文 庫》首批的書稿清樣擺在 案前:《哲學與主體自我 意識》《中國奴隸社會史 》《中國文學》等。這套 書的作者包括高清海、金 景芳、楊公驥等。承蒙錯 愛,吉林人民出版社總編 輯吳文閣先生盛情邀請我 ,為《長白山學術文庫》 作序。寅夜秉筆,閱卷思 人,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 《長白山學術文庫》的 作者都是新中國成立70多 年來吉林省人文社會科學 研究的學術代表人物。他 們在國內(nèi)久負盛名,影響 深遠。高清海先生是國內(nèi) 首批博士生導師,首屆國 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 組成員,我國著名哲學家 ,優(yōu)秀的教育家。金景芳 先生是吉林大學教授,國 內(nèi)首批博士生導師,國務 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 顧問、著名歷史學家、文 獻學家、易學大師、國學 大師。楊公驥先生是東北 師范大學教授,國內(nèi)首批 博士生導師,首屆國務院 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 員。此外,其他作者也都 是國內(nèi)各領域知名學者、 專家、大家。 首批書稿的作者分屬新 中國成立前后兩代學人。 金景芳、林志純、楊公驥 等先生出生于清末民初, 在民國時代完成教育并開 始學術研究,新中國成立 后即成為吉林省中國古代 思想史、世界史和文學研 究的開拓者與代表性學者 。鄒化政、高清海等先生 均生于民國,新中國成立 后完成教育,改革開放后 在全國產(chǎn)生學術影響,成 為西方哲學史、馬克思主 義哲學等領域的開拓者或 代表性專家學者。他們的 學術軌跡,集中體現(xiàn)了吉 林省人文社會科學從開拓 開創(chuàng)、歷經(jīng)坎坷到繁榮發(fā) 展的輝煌歷程。 首批出版的這些著作, 都是他們學術思想的代表 作,研究領域涉及馬克思 主義理論、哲學、文學、 歷史學、經(jīng)濟學、地理學 和民族學,研究視域從世 界、中國到東北地方,研 究對象從思想、歷史到田 野,充分展示了吉林學人 博大的學術視野、精深的 學術素養(yǎng)和腳踏實地的治 學態(tài)度。高清海先生的《 哲學與主體自我意識》, 根據(jù)改革開放的時代變革 ,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 精神,對哲學與人的主體 自我意識的關系、內(nèi)在邏 輯與發(fā)展趨勢、時代精神 與思維方式變革進行了系 統(tǒng)闡述,是國內(nèi)研究哲學 變革的開拓性與代表性著 作。鄒化政先生的《黑格 爾哲學統(tǒng)觀》,首次以人 的存在和意識還原了絕對 理念和絕對精神在黑格爾 哲學中的本來含義,提出 絕對理念作為黑格爾哲學 的本體,是有關世界本質 和規(guī)律的辯證法,是一個 共相和精神活動性,其邏 輯先在性就是黑格爾說明 世界的原則,充分肯定了 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的深 刻性。楊公驥先生的《中 國文學》,運用馬克思主 義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 主義文藝理論,研究了從 中國原始社會到春秋戰(zhàn)國 時期的文學發(fā)展進程,探 索了中國文學發(fā)生發(fā)展的 規(guī)律和特點。 這些學者,或是我的授 業(yè)恩師,或曾對我耳提面 命,或曾學壇相會共同切 磋,或久仰盛名與其傳人 為友。高清海先生是我的 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 ,我追隨他求學治學凡26 年。作為身邊弟子,幾近 朝夕相處,情同父子。先 生教誨,于今猶記:“治學 為人,其道一也!”從本科 到研究生,一直聆聽鄒化 政先生教授德國古典哲學 。鄒先生是山東海陽人, 身材高大,頭發(fā)蓬亂,不 修邊幅。他嗓音洪亮,一 口濃濃的膠東話,把“人”讀 成“印”,把“黑格爾”讀成“ 赫哥兒”。他講課總是富有 激情,講到激動時,常常 伴有板書,且十分用力, 粉筆經(jīng)常被折斷。因其激 動,難免字跡潦草,以至 于難以分辨。放下粉筆, 他又因激動,手臂不停地 揮舞,以至于頭上、襟前 ,掛滿粉筆塵末,弄得灰 頭土臉。他是我所遇到的 老師中,講課最投入、最 富激情的人。做學生時, 曾聽過金景芳先生的報告 ,金老治學嚴謹,記憶力 超強,諸多古籍,如數(shù)家 珍,信手拈來,一字不差 。1997年金老九五壽辰時 ,我代表學校出席致賀。 金老嗓音洪亮,高聲宣布 :“我還要看到21世紀!”他 真的看到了21世紀的來臨 。作為東北人,我對東北 史感興趣,拜讀過張博泉 先生的著作,并登門求教 過。張博泉先生一口濃重 的遼寧口音,“嫩江在通古 斯語族讀音就是青噻兒( 色)的河”。受他的中華一 體論啟發(fā),我從文化社會 學的角度提出了文化復合 論的理論。 我曾長期擔任吉林省社 會科學院院長和吉林省社 會科學聯(lián)合會黨組書記, 與田子馥、林志純、孫中 田、陳才、富育光諸先生 多有交往。1987年,吉林 省召開專家咨詢會議,時 任省長王忠禹出席,我作 為青年學者代表亦出席。 就在那次會上,陳才先生 建議,根據(jù)有關邊界條約 ,中國擁有圖們江通海航 行權,應以此為契機,推 動圖們江流域及東北亞國 際合作開發(fā)。他的建議引 起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國 務院的高度重視。這些學 者中,只有楊公驥先生無 緣謀面。大三暑假,我因 發(fā)表過短篇小說,參加了 長春市作家協(xié)會組織的青 年
鄒化政(1925-2008),男,漢族,山東省海陽縣人。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吉林大學哲學學科奠基人之一。出版著作主要有《人類理解論研究——人類理智再探》《黑格爾哲學統(tǒng)觀》《先秦儒家哲學新探》等。在融合馬克思倡導的唯物主義、西方哲學和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獨特的哲學系統(tǒng)。在德國古典哲學研究中,獨樹一幟、卓有建樹。他在治學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以人生終極意義為目標的形上追求、以真理為目標的純粹理論思維態(tài)度、以哲學思辨邏輯為基礎的史論結合治學方法、以哲學基礎理論研究為志業(yè)的理論取向,成為吉林大學哲學學科學術思想傳統(tǒng)的重要理論資源,在塑造吉林大學哲學學科之理論研究特色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導 論
第一章 黑格爾說明世界的原則
第二章 黑格爾說明世界的原則——一個邏輯先在性
第三章 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一個邏輯先在性的體系
第四章 論黑格爾的唯心主義
第五章 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與人類的意識原理
第六章 黑格爾的意識原理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先驅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思維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