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經營管理的本質:“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經典管理學解讀版
定 價:69 元
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洞察事物的本質,將管理學全面系統(tǒng)化。德魯克的名言被眾多成就斐然的企業(yè)家、享有盛名的管理學者頻繁引用。作者從領導力的角度對德魯克的經典進行重新梳理和解讀,并將其工作中運用德魯克經營管理學的經驗進行總結提煉。內容清晰簡潔、通俗易懂。本書的出版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實踐德魯克經營管理的本質,使組織和個人產生驚人的變化。
1.管理大師經典解讀版,將德魯克深奧的管理理論簡化為實踐中可復制的行為方式。2.專門從領導力的角度對德魯克管理學進行解讀,內容結構清晰簡潔,通俗易懂,便于讀者學習實踐。3.作者是德魯克管理學的專業(yè)學者,并且有豐富的管理和咨詢實踐經驗,是經典解讀讀本的合適作者。本書內容源自作者在日經商學院的課程實錄,經過增補和調整,成為現在這本更多人閱讀的作品。作者通過這本書告訴讀者:人人都能學習管理者的工作。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通過這本書掌握管理的全局與本質。
本書旨在幫助你掌握管理的全局與本質,將所學所思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帶領組織取得卓越成果,助力員工的個人成長。 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說,我希望你能從本書中獲得啟發(fā),成為受人擁戴的領導。將來,下屬對你的評價是:那個人真是一位優(yōu)秀的領導!雖然上班很辛苦,但我在他身邊工作時感到很充實。 圍繞領導力、教練(coaching)、溝通等領域,現今已有一大批圖書問世,網絡上的碎片化信息也層出不窮,想必人們一定能夠從中獲得參考。不過,瀏覽這些內容,也并不代表人們就洞悉了管理的全貌。有一些面向中層管理者的圖書也在陸續(xù)出版,但不同作者撰寫的書,其論點也莫衷一是。比如,有的書提倡贊美員工,有的書則完全相反,從而讓人無法判斷什么才是管理的本質。當被問到管理要做什么,你會如何回答呢?如果你無法信心十足地回答上來,這本書可以為你解答。本書的觀點主要來自德魯克管理學。我于美國的彼得·德魯克管理研究生院A取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在此后的十余年里,我一直從事德魯克管理學的管理培訓講師工作,主要面向日經商學院、東京都政府的新任課長,并兼任德魯克管理學的應用咨詢顧問。從這些經歷中,我可以肯定地說:在你理解了德魯克管理學并付諸實踐后,組織與員工都會發(fā)生令人震驚的改變。 德魯克被譽為管理學之父,是歷史上位將管理學全面系統(tǒng)化的人物,也是一位洞察事物本質的天才。有許多成就斐然的企業(yè)家、享有盛名的咨詢顧問都會頻繁引用德魯克的名言,原因就在于其揭露了事物的本質。德魯克對許多公司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有很多知名企業(yè)家都談到自己借鑒了德魯克思想,例如亞馬遜公司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谷歌公司前首席執(zhí)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進一步而言,正因為現在正處于一個巨變的時代,人們才更加需要德魯克的指引。當下,汽車產業(yè)可謂迎來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僅如此,其他眾多產業(yè)也面臨著時代的風云變幻,隨之而來的還有新冠疫情的沖擊。在這種巨變的時代浪潮下,什么才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法 則?答案就是,在時代更迭中亙古不變的事物本質。如今,人們處于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事物的本質極其重要。 有很多企業(yè)家和咨詢顧問認為學管理,就讀德魯克。不過我的看法是,即便人們直接閱讀德魯克的著作,也很難理解何為管理。 德魯克的著作往往給人一種富有哲學性、有些晦澀難懂的印象。不過,我的強項正是將復雜的領域簡明易懂地解釋清楚。我撰寫的一本書在日本銷量超80萬冊,榮登暢銷書榜,這也歸功于我對復式記賬法這個大家普遍感到頭痛的領域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講解。在本書中,我也會用簡明扼要的方式為你解說看似復雜的德魯克管理學。即便人們直接閱讀德魯克的著作,也很難理解何為管理,其原因之一是:德魯克的主要作品自始至終都在闡述一個主題統(tǒng)籌事業(yè)全局。例如,德魯克的代表作《現代經營》A(鉆石社)、《管理:任務、責任、實踐》(鉆石社)等書都是從事業(yè)目的、營銷、創(chuàng)新等事業(yè)全局的管理談起的。 相比之下,本書則聚焦于管理人員與工作,在諸如經營戰(zhàn)略、營銷、創(chuàng)新等事業(yè)管理方面花費的筆墨較少。 我將本書的目標讀者明確定位為組織中的中層管理者(middle manager)。本書圍繞 管理人員與工作 展開,從章開始由淺入深地進行講解。讀完本書,你便能一目了然,身為一名中層管理者應該做哪些事。不過,本書中使用的是管理者,而非中層管理者這種說法。除企業(yè)外,本書的目標讀者還包括公共機構、非營利組織(NPO)中的管理者。 本書的有效使用方法是:組織3~4名與自己處境相同的人一起閱讀這本書,并在閱讀完每一章后,以小組形式開展集中討論(線上會議也可以)。然后每個人分別在工作中實踐本書內容,并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實踐經歷。這本書以我在日經商學院講授的管理培訓內容為基礎,并增加了部分內容。在管理培訓中,我通常會按照3~4人小組的形式擺放桌椅,并在課上讓參加者分組討論與管理有關的各種話題。這樣的集體培訓有很多好處。 首先,集體培訓能夠讓人們認識到自身的眼界狹窄。在管理下屬這件事情上,有時你聽了其他人的意見后,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局限在多么狹隘的思維或價值觀當中。 其次,對于我在培訓中所講的內容,由于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和身處的環(huán)境不同,頓悟之處會因人而異。當遇到與自己不同的新的觀點時,人們往往會從中受到啟發(fā)。正如當人們聽到別人的意見時,常常會發(fā)現別人的關注點正是自己的盲點。 再次,許多管理者都會有一些煩惱,比如對績效感到壓力,苦惱于下屬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或擔心下屬怎樣看待自己。通過參加培訓,你會發(fā)現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其他人也有著相同的壓力或煩惱,從而卸下心頭的重擔。 不管是在同一家公司任職同一崗位的同事也好,在其他公司與自己有著相同處境的舊交也好,我衷心希望大家可以創(chuàng)建3~4人小組,共同閱讀,一起探討這本書中的內容。如果本書能夠成為你們的共同體驗,比如小酌時的幽默段子,那就再好不過了。 事實上,3~4人的人數規(guī)定也是值得注意的。德魯克曾說:管理(management)的管理幅度多為6~8人……團隊則應以5~6人為上限。通常情況下,3~4人好運作。 在小組討論中,如果成員超過5個人,則容易分成幾組,或出現有人發(fā)言變少的情況。如果成員只有2個人,則無法保證意見的發(fā)散性。從迄今為止的培訓經驗來看,我個人感覺合適人數是3~4人,既能保證一定程度的意見發(fā)散,又能讓所有人積極地參與討論。 我將在第二章結尾再次說明這本書在小組中的具體用法。雖然讓你在閱讀完每一章后開展小組集中討論,但實際上,到第二章結束之后才會出現小組合作的內容。因此,請你先獨自閱讀,到第二章結尾出現個小組討論時,再決定是繼續(xù)一個人閱讀這本書,還是喊上伙伴一起討論。 人人都能學習管理者的工作。我衷心希望你能夠通過這本書掌握管理的全局與本質,在職場中踐行,從而帶領你的組織取得卓越成效,助力員工蛻變成長。
[日]國貞克則日本知名經營顧問。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部畢業(yè)后,加入神戶制鋼所,先后在人力資源部、企劃部、海外事業(yè)部工作。1996年獲得美國克萊蒙特大學彼得·德魯克商學院MBA學位。2001年成立博納維塔公司,自主創(chuàng)業(yè),專門從事中小企業(yè)的經營指導和大型企業(yè)的管理培訓工作。著有《故事解讀財務報表》《財務報表三表合一理解法》等。
章 俯瞰管理全局,成為卓越管理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運用宏觀思維,明確管理者的職責人人都知道,怎樣才是優(yōu)秀的管理者第二章 到底什么才是溝通在思考溝通的本質之前溝通的本質第三章 知人善用,唯才所宜為什么用人如此重要知人善用,你需要知道這些事身為管理者,什么才是重要的向上管理第四章 激勵與目標管理在思考激勵之前德魯克關于激勵的看法目標管理的真正含義與具體實踐第五章 領導者的職能與領導力組織領導者的要務什么是組織的領導者第六章 解決管理者的煩惱大多數管理者的共同煩惱及解決對策公共機構取得成效需掌握的六條法則站在哪位巨人的肩膀上德魯克想說的話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