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堂叢書039·被統(tǒng)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
定 價:7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10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加]宋怡明后浪
- 出版時間:2021/12/1
- ISBN:9787522506814
-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E294.8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32開
本書以明代沿海衛(wèi)所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襲軍戶制度下軍戶家庭與官府的互動,著重描述和總結了承擔兵役義務的軍戶如何趨利避害,制訂出種種策略以優(yōu)化自身處境。他們既未公然蔑視權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與服從的中間地帶運作,以期將需要付出的代價降到,同時使利益化。
本書分三大部分,分別講述了福建軍戶在原籍、衛(wèi)所和軍屯的生活。本書的一大特色在于,運用了大量家譜、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間資料,講述了許多發(fā)生在軍戶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實而鮮活的案例,輔以嚴謹、細致的考辨,構成了這本講述百姓自身歷史的社會史著作。
榮獲美國《選擇》雜志2018年度杰出學術著作獎。
知名媒體人高曉松、廈門大學教授鄭振滿、耶魯大學教授濮德培、《逃避統(tǒng)治的藝術》作者詹姆斯斯科特盛譽推薦,《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任科大衛(wèi)傾情作序。
由小歷史見大歷史,由百姓小故事討論時代大問題。從明代軍役制度及軍戶的因應策略入手,再現(xiàn)政策與人性的博弈,反思明朝治國得失,促使我們思考什么是好制度。
宋怡明教授普通話流利,熟知福建風土人情,有近三十年田野調(diào)查經(jīng)驗,收集了大量家譜、地方志等手民間資料。他作為以歷史人類學研究為標志的華南學派第三代學者之翹楚,經(jīng)常引用他口中的祖師爺傅衣凌先生的話:歷史研究不可以在圖書館做,要去跑田野。
著者簡介
宋怡明(Michael Szonyi),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歷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及中國近代社會史學家。擅長利用歷史人類學和田野調(diào)查方法研究中國東南亞地區(qū)的社會史。著有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02),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2008),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18);編有The China Question: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2018),A Companion to Chinese History(2017)。
譯者簡介
鐘逸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讀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就讀于牛津大學圣十字學院。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現(xiàn)代史和華人華僑史。曾翻譯畢可思(Robert Bickers)著The Scramble for China:Foreign Devils in the Qing Empire,18321914(尚未出版)。
登場的家族 1
中文版序一 5
中文版序二 7
導 論悲苛政一門入軍戶 嘆凄涼三子死他鄉(xiāng)
明代中國的日常政治1
部分在鄉(xiāng)村
章服兵役賢弟勇代兄 分家產(chǎn)幼子竟承嗣
征兵、軍役與家庭策略31
第二章藏禍心惡少誣富族 噤蜚語軍叔訪故親
士兵與親屬的新社會關系87
第二部分在衛(wèi)所
第三章亂海疆倭寇混真假 犯走私官匪淆黑白
沿海衛(wèi)所與海上走私113
第四章結連理戍兵入鄉(xiāng)俗 辦衛(wèi)學軍官傳書香
衛(wèi)所里的新社會關系155
第三部分在軍屯
第五章遭構陷家門逢厄運 詛書吏屯卒雪冤情
軍屯內(nèi)的制度套利185
第六章施巧計軍戶取民籍 聯(lián)鄉(xiāng)誼一廟奉二神
屯軍與百姓社會關系之處理233
第四部分余音
第七章認同宗異姓成親族 作始祖關帝顯神威
明代軍事制度的遺產(chǎn)277
結 論 307
致 謝 339
參考文獻 343
出版后記 367
向文華 (2025/7/4 8:53:00):以小見大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