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nèi)容: 作者在“學堂在線”同名MOOC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慕課篇”, 新增科普意味更濃的“精彩篇”以及精確制導科研教學“研討篇”。全書主要介紹精確制導武器、精確制導技術的基本知識, 著力向廣大讀者普及傳播前沿科技; 也討論相關的國防科技發(fā)展規(guī)律、教書育人精心引導的課題, 此即所謂“器術道”并重。
(1)重點項目。國防科技戰(zhàn)略先導計劃支持,科普中國·國防電子信息基地作品,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精確制導器術道”MOOC教材。
(2)系列圖書。國防科普融媒書·精確制導三部曲:科技創(chuàng)新 科學普及。通過漫畫、短視頻、圖文等融媒形式,將專業(yè)的導彈與精確制導技術知識內(nèi)容精彩呈現(xiàn),滿足當代在校學生及社會大眾對國防軍事熱點知識的學習需求。
(3)名師力作。自動目標識別全國重點實驗室出品,由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付強教授及團隊編寫。
(4)院士推薦。顧誦芬、郭桂蓉、李陟、龍騰等本領域院士聯(lián)袂推薦。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課)是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
MOOC“精確制導器術道”于2017年在“學堂在線”開課,2021年選課人數(shù)
逾10萬,并被評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這是本書作者的科
研教學團隊在精確制導專業(yè)領域取得的標志性成果之一。
近年來,國防科技大學還致力于科技創(chuàng)新與科學普及協(xié)同發(fā)展,與中國科
協(xié)共建國防電子信息“科普中國”基地,特別奉獻精確制導三部曲:《由表及
里看導彈》《精導大矩陣9×9》《精確制導器術道》。這套國防科普融媒書,
表現(xiàn)形式有漫畫、短視頻、微課、慕課、圖文等,期望廣受大中小學生、部隊
官兵和社會大眾的歡迎。
付強,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軍委裝備發(fā)展部跨行業(yè)專業(yè)組專家,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軍事科研與教學工作,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4項、軍隊院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1 項。主編 MOOC 教材《導彈與制導》,2021年獲評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主編“精確制導技術應用從書”(全套7本),首版公開發(fā)行量近18萬冊,獲評科技部 2016 年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主講中國大學精品視頻公開課“精確制導新講”(“愛課程平臺”);主講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 MOOC“精確制導器術道”(清華大學“學堂在線”)。
精彩篇 1
第一章 識“器”:武器 儀器 / 3
一、初識精確制導武器 / 5
二、巡視導彈家族門類 / 13
三、科研實驗/試驗儀器 / 25
第二章 學“術”:技術 戰(zhàn)術 / 31
一、精確制導技術要義 / 33
二、常用制導方式舉例 / 40
三、新技術催生新戰(zhàn)術 / 47
第三章 問“道”:道理 道德 / 53
一、精確制導本質(zhì)與規(guī)律探索 / 55
二、精確制導武器的道德追問 / 63
三、新發(fā)展理念:“器術道”并重 / 67
參考文獻 / 68
目錄
CONTENTS
慕課篇 69
第一章 精確制導武器概述——“看熱鬧” / 71
一、大閱兵中的“東風快遞” / 73
二、精確制導武器的分類 / 77
三、導彈的“綽號”和“學名” / 84
四、透視導彈的“五臟六腑” / 92
五、導彈武器系統(tǒng)概貌 / 98
第二章 精確制導技術解析——“看門道” / 105
一、精確制導技術定義 / 107
二、制導武器的“耳目” / 110
三、關鍵部件:導引頭 / 132
四、常用的制導方式 / 136
五、導彈武器精確打擊分析與舉例 / 161
第三章 戰(zhàn)場目標與環(huán)境討論——“說矛盾” / 169
一、概念本質(zhì)與模型演化 / 171
二、復雜戰(zhàn)場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 / 177
三、精確制導技術應對措施 / 192
四、開放式問題 / 198
第四章 實戰(zhàn)檢驗與試驗研究——“說實踐” / 203
一、對地打擊——空地制導武器的發(fā)展與應用 / 205
二、長空論劍——空空導彈的發(fā)展與使用情況 / 214
三、系統(tǒng)仿真——導彈制導系統(tǒng)仿真實驗 / 221
四、外場試驗——理論聯(lián)系實際 / 223
第五章 精確制導發(fā)展的思考——“登高望遠” / 229
一、裝備發(fā)展:需求牽引 技術推動 / 231
二、體系建設:空天防御體系構想示例 / 241
三、精確制導與精確打擊領域的專業(yè)知識體系 / 245
四、錢學森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 / 250
五、學術思考:國防、科技和人文 / 254
附錄:慕課篇測試題答案 / 264
參考文獻 / 266
研討篇 269
第一章 科研 科普:精確制導 / 271
一、精確制導信息處理技術 / 273
二、自動目標識別系統(tǒng) / 281
三、“科普中國”基地建設 / 295
第二章 教學 教育:精心引導 / 313
一、精確制導課程教學研究 / 315
二、精確制導技術專業(yè)思政 / 334
三、理念與實踐:器術道并重 / 353
參考文獻 /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