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朝時期,清朝發(fā)動平定準噶爾戰(zhàn)爭,在平準期間,原本屬于蒙古準噶爾部轄制的哈薩克諸部開始與清朝接觸,本書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滿文檔案為基礎,翻譯、查對、比較此一領域研究者較少關注的新見滿、漢、托忒文等檔案,并結合滿漢文獻,如《平定準噶爾方略》《清高宗實錄》《乾隆朝滿文寄信檔》《滿文上諭檔》《軍機處滿文錄副奏折》《西域圖志》《西域見聞錄》《百二老人語錄》等,對清乾隆時期清朝與西北哈薩克諸部“大國-藩屬關系”的建立過程,貢馬朝貢、邊貿,以及清朝天下文化的多元與融合等,做了全面、細致的梳理,完整、系統(tǒng)地闡釋了清哈關系的發(fā)展過程及清朝對西北諸部的政策,并對哈薩克與清朝關系發(fā)展脈絡、貿易等做了更加細化的研究。此外,本書還較為深入地闡述了《哈薩克貢馬圖》與清代的天下意識之關系,以及乾隆之后清代對哈薩克諸部認知之斷層。
序
日前,郭文忠博士的書稿《乾隆時期清朝與哈薩克諸部關系研究》獲得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出版資助,即將付梓,囑我為序,忝為導師,我慨然應允。顧炎武有“人之患,在好為人序”之語,對后人影響較大,許多學者不愿為人作序。業(yè)師王鍾翰先生頗贊同章學誠“書之有序,所以明作書之旨也”之說,認為為人書序,并非僅為提攜學人,以觀其美,還是辨章學術,推廣新作之一端,故鍾翰師未暇顧及序之不文,為人作序頗多。鍾翰師之序,咸親筆書寫,字斟句酌,評介著作旨趣,不做浮泛溢美之詞。2000年拙著《清前期八旗土地制度研究》付梓前,鍾翰師恰患眼疾,視力模糊,但仍用一周時間,寫出簡短之序。見到字體大小不一,行距上歪下斜的序稿,可窺知先生在幾乎看不見字的情況下寫此序之艱難。感動之余,我便有將來要為自己的學生書序之想法。于今鑒之,為學生作序,并非僅為責任和義務,還將指導學生選題和研究過程錄諸序,或可更“明作書之旨也”。
文忠系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之錫伯族,本科畢業(yè)于西北師范大學,所學為英語專業(yè),畢業(yè)后佐父工作。因有錫伯語母語基礎,受家族成員影響,尤喜好文史,而立之年,堅決“棄商從文”。2009年,文忠到北京來找我,要報考我的碩士研究生。當時我覺得其專業(yè)跨度太大,恐難通過研究生統(tǒng)考。孰料翌年投考,竟名列前茅,順利入學。鑒于其具有錫伯語基礎,入學伊始,便開始訓練翻譯滿文檔案,加之系統(tǒng)學習和扎實掌握史學理論及研究方法,所寫碩士學位論文因以滿文檔案為主要資料,頗有特色,被評為校級優(yōu)秀論文。其后,繼續(xù)在校攻讀三年,順利獲得博士學位。
哈薩克人自清中葉以降逐漸向東游牧,形成今日哈薩克斯坦和我國新疆北部之民族分布格局。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后,準噶爾草原人煙稀少,大量哈薩克人得以東移游牧,百年哈薩克藩屬于清朝之關系得以確立,清朝聽任哈薩克人進入巴爾喀什湖以東游牧與今日之哈薩克人之分布密不可分。目前,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日......
郭文忠,新疆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訪問學者,學術研究方向為清代邊疆民族史與滿文檔案。
緒論1
第一章清朝與哈薩克諸部關系發(fā)展中相關因素之探討47
第一節(jié)準噶爾因素之影響47
第二節(jié)俄羅斯因素之影響65
第三節(jié)哈薩克游牧社會自身因素之影響77
第二章清朝與哈薩克諸部的初期交往89
第一節(jié)清朝與哈薩克通使前的相互認知90
第二節(jié)清朝與哈薩克諸部的首次通使95
第三節(jié)哈薩克歸附清朝前之使者往來110
第三章哈薩克首領阿布賚歸附清朝史實考143
第一節(jié)阿布賚正式歸附前之形勢144
第二節(jié)阿布賚與清軍接觸及歸附清朝的過程153
第三節(jié)阿布賚欲擒獻阿睦爾撒納未果之史實考169
第四節(jié)清哈“大國—藩屬關系”的正式建立175
第四章清朝與哈薩克間的朝貢關系200
第一節(jié)左部哈薩克與清朝朝貢關系的開始201
第二節(jié)哈薩克右部與清朝貢關系的開端及《哈薩克貢馬圖》208
第三節(jié)哈薩克使團朝覲活動研究:以阿彌宰入覲為中心229
第五章清朝與哈薩克的貿易關系241
第一節(jié)清哈雙方的貿易動機242
第二節(jié)首次貿易地點的選定和貿易章程之定議248
第三節(jié)清哈貿易的長期發(fā)展258
第六章清哈“大國—藩屬關系”對清代新疆的影響267
第一節(jié)哈薩克三部在土爾扈特東歸事件中所起的作用268
第二節(jié)乾嘉之際清朝對哈薩克諸部認知中的“知識斷裂”286
第三節(jié)從松筠著述透視清哈關系實質及清朝藩屬政策演變310
結語330
附錄《定邊右副將軍兆惠奏哈薩克阿布賚遣使歸附折》滿文全文轉寫337
主要參考文獻349
后記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