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史評論》由中國經濟史學會主辦,內容涉及經濟史理論與方法、中國經濟史、世界經濟史、中外比較經濟史諸方面,以及中外經濟史論著評論與國外經濟史理論評介,專題研究成果述評與國內外經濟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動態(tài)的報道,等等。本集刊鼓勵經濟史學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資料、運用新方法、提出新問題,深入剖析歷史上諸多經濟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注重對經濟史重大問題的理論探討與經濟史前沿問題的研究。本輯為2023年第3輯,共收文12篇,分“專題研究”“學術反思”兩部分!皩n}研究”部分,內容涉及對晚清浙東厘金征收與報解的考察,對1928—1936年武漢米荒中政商關系的分析,對清末民初貨幣本位變革的探析,以及在新財政史視角下的對法國公債、稅收與資本變革的研究等;“學術反思”部分,魏明孔則借《傅筑夫文集》的出版對傅先生的生平、學術研究作了回顧介紹。
主編魏明孔,1956年9月生 ,甘肅皋蘭人,先后就讀于西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史學會會長。兼任中國商業(yè)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唐史學會理事、河北大學兼職教授、西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經濟史、區(qū)域經濟。
主編戴建兵,先后就讀于河北師范學院、河北大學和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河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社科優(yōu)秀專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河北省名師。主要從事金融史及金融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在《中國社會科學》等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多部。
專題研究 晚清浙東厘金的征收與報解——以英德續(xù)款為中心的考察 孫健 白銀流入過剩對明朝中后期農業(yè)結構和經濟體系的沖擊 薛冰 尹建龍 許茹 大后方的后方:差序格局視域下抗戰(zhàn)時期重慶周邊縣鎮(zhèn)的發(fā)展 ——以銅梁為中心 劉巖巖 分歧、沖突與合作:1928~1936年武漢米荒中的政商關系 李翰偉 制度變遷視角下的近代漢口洋例銀制度研究 王玉茹 裴麗婕 制度慣性視角下清末民初貨幣本位變革探析 鐘欽武 近代中國海關稅款的戰(zhàn)時存解(1931~1945) ——以長沙關為中心的考察 張小彤 新財政史視角下法國公債、稅收與金融資本的變革 郭永欽 周沁楠 論近代四川蠶桑業(yè)技術新法——基于四川蠶桑公社的考察 李瑞 政府、商會、商民在公債承募中的角力與博弈 ——以北洋時期直隸善后短期公債為例 董世林 馬金華 學術反思 成一家之言的學術精品——《傅筑夫文集》讀后感 魏明孔 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