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收錄作者于2012-2020年間在各個與華語文教學相關的國際會議上發(fā)表的主題演講、特邀演講和專題演講文章,以及在學術期刊或書刊上發(fā)表的研究論文。全書聚焦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分析與討論新加坡華文教育的教學、課程與師資培訓課題。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兼具語文教育和語言教育的特質,是國際中文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獨有的國內外政治形勢與國內社會語言環(huán)境,致使新加坡的華文教育需要走自己的發(fā)展路向,必須在教學、課程和師資培訓的層面不斷探索、不斷嘗試。在長期探討與摸索的過程中,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的特點。近年來,東南亞華文教育在地化的呼聲開始受到重視,而新加坡的華文教育自立國以來便走在地化的路線。作者長期參與了新加坡華文課程、教材、教學、師培在地化的實踐與研究工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本書的12篇文章,較全面地展現了新加坡華文教育的主要方面,提出了適用于當地情境的課程與教學模式以及師資培訓方式,亦針對當前華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本書內容有助各地區(qū)從事華文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了解新加坡華文教育的情況,亦可供各地從事華文教育前線工作的同道作專業(yè)上的參考。
新加坡南洋大學(Nanyang University)學士、英國謝菲爾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碩士、中國華中師范大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教育專業(yè)文憑,專業(yè)跨越中國語言與文學、教育信息技術和教育理論。師承郭文安教授(中國)和周清海教授(新加坡),歷任中學華文教師、母語部門主任、新加坡教育部華文?贫綄W、新加坡教育部中小學華文教材顧問、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創(chuàng)院院長暨首席講師、香港大學榮譽副教授、香港教育大學訪問副教授,現為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高級學者(Senior-Fellow)和華中師范大學語言和語言教育研究所兼職教授,也是《華文學刊》主編。主要從事華文課程與教學法、語言教育與語言政策、當代教育理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語言與文化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已經出版專著五本,大學教材一本,發(fā)表中英文論文百余篇。
一 新加坡的華文教學
多管齊下加強華文教學:新加坡的實施方略
結合生活資源的華語文教學范式——新加坡的經驗
真實性學習在當代華語文教學中的實踐——以新加坡為例
結合生活經驗培養(yǎng)書面敘事能力
——“我說故事”初中低年級華文教學策略效果初探
基于維基(WIKI)平臺的華文過程式寫作教學效果初探
新加坡華文教學的走向及有待研究的范疇
二 新加坡的華文課程
新加坡華文課程的階段性特點與發(fā)展軌跡(1960~2010年代)
從新加坡學生日常使用漢字字頻談新加坡華文課程與教學規(guī)劃
新加坡中學華文教材的結構與特點
三 新加坡的華文師資培訓
從提高教師職能出發(fā)
——新加坡華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施思考
聚焦新加坡華文教師在職培訓
——開發(fā)師資培訓課程須回答的幾個問題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校—研—教”華文校本協(xié)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