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離子型稀土浸礦過程中的離子交換反應和礦體孔隙結構之間關聯(lián)性為出發(fā)點,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掃描電鏡技術及能譜測試技術,全面介紹浸礦過程稀土礦體微觀孔隙結構特征的觀察方法和分析方法,同時通過大量室內(nèi)浸礦試驗得到了不同水化學條件下的稀土浸出率、浸出液的出液速率的詳細規(guī)律,探討浸出過程離子交換反應對礦體孔隙結構影響的微觀機理。本書中部分彩色圖片可掃描二維碼查看。
本書匯集了作者近年來在不同水化學條件下離子型稀土的浸礦效率和礦體孔隙結構演化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試驗結果,可供地質、采礦、巖土和環(huán)境地質等專業(yè)科技工作者和大中專院校師生參考。
1緒論
1.1離子型稀土礦及開采工藝
1.2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3本書主要內(nèi)容
2離子型稀土礦取樣及實驗室分析方法
2.1離子型稀土礦原料
2.2試驗方法及分析方法
2.3試驗儀器裝置和分析試劑
3不同價態(tài)陽離子對稀土浸出過程的影響
3.1概述
3.2稀土浸出原理分析
3.3試驗方法
3.4不同價態(tài)陽離子與稀土離子置換全過程
3.5稀土礦體孔隙結構動態(tài)演化對比研究
3.6本章小結
4浸礦液濃度對稀土浸出過程的影響
4.1概述
4.2試驗方法
4.3不同濃度浸礦液浸礦結果分析
4.4浸礦液濃度對稀土礦體孔隙結構演化的影響
4.5本章小結
5浸礦液pH值對稀土浸出過程的影響
5.1概述
5.2試驗方法
5.3浸礦液pH值對稀土浸出效果的影響
5.4浸礦液pH值對稀土礦體孔隙結構的影響
5.5本章小結
6不同水化學條件下礦體微觀結構差異及影響機理
6.1概述
6.2浸礦液高效浸出參數(shù)
6.3不同水化學條件稀土礦體孔隙結構差異
6.4不同水化學條件浸礦液滲流過程微細顆粒運移特征
6.5不同價態(tài)陽離子浸礦稀土礦體微觀形貌和元素分析
6.6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