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爪文輯》收錄王水照先生的諸多學術雜記類文章,分為學人回憶、文史雜譚、字詞天地、序跋集萃、會議致辭、人文記游、學鴻印痕等九卷,這些文章富有知識性和可讀性。像《培恒先生二三事》《緬懷吳熊和先生》等追憶文章,敘述中富含真摯的情誼;《<日本刀歌>與漢籍回流》《尋覓甲寅字》等隱含著深厚的歷史情懷;《<花間集>命名之由》《說吞吐詩體》將專業(yè)性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加以介紹;《名篇求疵談<秋聲賦>其容清明句》展現(xiàn)出對散文藝術、語言文字的精微把握;會議致辭中的十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宋代文學學會自成立以來的重要時刻的歷時性記錄。
《鱗爪文輯》收錄王水照先生的諸多學術雜記類文章,分為學人回憶、文史雜譚、字詞天地、序跋集萃、會議致辭、人文記游、學鴻印痕等九卷,這些文章富有知識性和可讀性。像《培恒先生二三事》《緬懷吳熊和先生》等追憶文章,敘述中富含真摯的情誼;《<日本刀歌>與漢籍回流》《尋覓甲寅字》等隱含著深厚的歷史情懷;《<花間集>命名之由》《說吞吐詩體》將專業(yè)性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加以介紹;《名篇求疵談<秋聲賦>其容清明句》展現(xiàn)出對散文藝術、語言文字的精微把握;會議致辭中的十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宋代文學學會自成立以來的重要時刻的歷時性記錄。
王水照先生,1934年7月生,浙江余姚人。1955年-1960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獲文學學士學位,參與北大55級學生編撰的紅皮文學史、黃皮文學史,為宋元段主要執(zhí)筆人。1960年-1978年,分配到當時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文學研究所工作,在錢鍾書、何其芳、余冠英等先生指導下,參與了多個集體項目,包括社科院版《文學史》《唐詩選》等。1978年3月至今,調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工作,期間1984年-1986年,國家公派至日本東京大學講學。1985年9月晉升為教授,1990年經(jīng)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唐宋文學方向)的博士生導師。1992年獲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稱號,1998年9月當選為復旦大學首席教授,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2000年起,長期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2015年始,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同時兼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顧問、《文學遺產(chǎn)》顧問、《新宋學》主編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