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從哪里來的:通史篇3(“大家寫給大家”的中國通史,輕松講透中華文明的傳承與變革。
定 價:58 元
本套書由中國史學界多位學者聯(lián)袂撰寫,堪稱一套大家寫給大家的中國通史,是廣大歷史愛好者學習中國史的入門讀本。每位老師著眼于自己專攻的領域,以嚴謹科學的方法梳理中國歷史的演進,分析歷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情況,幫助讀者了解中國歷史的概貌,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本冊講述的是從宋元到明清近千年的歷史,展現(xiàn)了中國從多民族政權并立的分裂時期,到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政權到達頂峰時期的歷史進程。
◇大家寫給大家的中國通史! ◇從分裂與統(tǒng)一的循環(huán)更替到封建王朝最后的光輝與絕響,輕松講透中華文明的傳承與變革! ◇鄧小南、游彪、張帆、趙現(xiàn)海、劉鳳云等北大、北師大、人大、社科院學者聯(lián)袂撰寫! ◇王朝的光輝與絕響,帝制的巔峰與崩潰! ◇收錄數(shù)百幅歷史圖片,附精美彩插,輔助呈現(xiàn)歷史知識! ◇除講述中國歷史進程外,還提煉了6條歷史脈絡:歷代政治制度得失、歷代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中國疆域演變、歷代正統(tǒng)觀念的形成與演變、歷代文化特點以及中國的對外關系,考察中國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通俗易懂,篇幅適中,與歷史教科書的刻板寫法完全不同,從故事與話題中抽絲剝繭,在輕松閱讀中學習知識!
有關中國通史的著作已有很多,呂思勉、錢穆、翦伯贊等大家的著述在前,為什么要讀這套書? 時間。最大的原因是時間。 歷史學是關于時間流轉(zhuǎn)的學問,歷史學本身也在流轉(zhuǎn),其變化雖然不像自然科學那么一日千里,但近幾十年,隨著考古新發(fā)現(xiàn)、新材料的利用和社會科學方法的引入,中國歷史學研究開始提速變道,在方法和視野上與傳統(tǒng)史學相比,有了重大改變,獲得了若干新結(jié)論。其中有很多東西無比精彩、無比燒腦,是呂思勉、錢穆、翦伯贊時代的歷史學家所無法想見的。因此,他們的著作已經(jīng)不能展現(xiàn)今日歷史研究對中國歷史面貌的最新描繪了。 如何把專業(yè)研究圈子里的這些新方法、新結(jié)論向公眾傳播,勾勒一段新的、更接近真實歷史的中國歷史,在今天成為一個問題。 在過去,這不是問題。過去的歷史學家重視通,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每一個歷史學家的天命。在錢穆等大師之后,通才凋謝,沒有人能像這些前輩學者一樣,一個人講通一部中國通史。 這不是說后輩不如前人,而是因為學術本身進入了高度專業(yè)化細分時代,歷史研究分化出政治史、社會史、經(jīng)濟史、外交史、學術史、環(huán)境史、科學技術史等方向,況且每一個方向都隨著近年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和新材料的出現(xiàn)而涌現(xiàn)出巨量的信息,還要求把學界最新、最有價值的學術研究成果糅在其中。這超出了人力的極限,縱使錢穆再生,也無能為力。 那怎么辦? 為了打造出一套真正過硬的中國通史讀物,我們做出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把中國歷史學界的頂尖學者聚集到一塊兒來給普通中國人講述中國通史。我和我的伙伴們閱讀了當代中國頂尖歷史學者和最具潛力的學術新星的著作,用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跑到中國最好的大學和研究機構(gòu)去聽他們講課。我們聽到了他們對中國歷史的觀點和態(tài)度,也聽到了他們的謙虛、嚴謹,以及他們對歷史最大的恭敬之心。 這些學者的研究領域覆蓋了中國歷史的各個時期和方方面面,從二里頭早期文明到秦漢大一統(tǒng),從盛唐兩宋的繁華到明清社會的轉(zhuǎn)變;從古代地理到政治、經(jīng)濟,乃至文化。這些學者在各自的領域都堪稱大家,他們將用深入淺出、見微知著的方式,為我們講述他們研究最深入、最擅長講解的一段歷史,讓我們領略中國歷史的廣博和縱深全貌。 這些大家中,有親自主持中國夏商周考古幾十年的一線考古人許宏教授,有秦漢歷史研究方面最杰出的學者王子今子老,有家學淵源深厚、領軍宋史研究的鄧小南教授,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張帆教授、南京大學的胡阿祥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的李鴻賓教授……書中每一位作者,也就是主講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一時之選。 可以說,在中國歷史研究方面,全世界沒有任何一所大學的歷史系有這樣量級的教授陣容。 而且,這些學者討論的問題都是學術研究的前沿。比如許宏老師在開篇就講到最早的中國,這個問題是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最熱門的論題,它不僅關系到夏王朝怎么定義,還關系到我們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自信。許宏老師在全書開篇討論這個問題,體現(xiàn)了最大的誠意。這真是我們的幸運。 隨著閱讀的深入,讀者會慢慢發(fā)現(xiàn),前面某一位老師的觀點,也許會被后面的另一位老師推翻。那么,到底該聽誰的呢?這恰恰是我們所高興見到的情況。所謂學問,本來就該是在學中問,在問中學,從來都不是一家之言。我們經(jīng)過了那么多年的被教育,終于到了停下來回頭看、停下來反省、停下來思考的時候了。我們敢正視自己的無知,正視自己的幼稚,正視自己的短處,這就是一個文明旺盛生命力的開始。 當你開始這部中國通史的學習時,你的大腦會逐漸顛覆過去的陳詞濫調(diào),建構(gòu)出全新的歷史觀、中國觀和世界觀。你不僅將重新理解過去,還將重新理解當下?催^千年的跌宕,無論面對多么紛繁的世相,你都將內(nèi)心安定、游刃有余。 這樣高質(zhì)量的學習,你準備好開始了嗎? 新亞文化 譚木聲
鄧小南(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游 彪(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張 帆(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趙現(xiàn)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劉鳳云(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第一章 宋元多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趙匡胤與宋朝的建立 斧聲燭影之謎 宋遼和戰(zhàn)與澶淵之盟 范仲淹與慶歷新政 王安石與熙寧變法 內(nèi)外交困下的靖康之變 不平等的和平:紹興和議 失敗的宋孝宗北伐 宋蒙之戰(zhàn)與南宋滅亡 防弊之政:宋代的祖宗之法 科舉制度:新型士人的出現(xiàn) 文官制度:權力機制與制衡 蒙古的崛起 蒙古版圖的擴張 元朝的建立與統(tǒng)一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元朝的國家制度 第二章 明清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 貧寒天子與內(nèi)斂的明代中國 靖難之役與永樂帝的邊疆開拓 三楊與明朝的內(nèi)閣 多面的宦官與被誤解的歷史 王陽明的疏離與完美 倭寇板升與走向遠方的明人 晚明中國的救亡圖存與走向崩潰 關于康乾盛世 收復邊疆與有效的行政管轄 西師與新疆、西藏的統(tǒng)一 朱批奏折與軍機處 懲貪與治吏 文字獄和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