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香江哲學叢書之一。全書試圖從哲學的視角對墨家進行詳細、有深度的討論,以填補早期中國思想有關文獻中的一個空白,書中不僅直接介紹墨家的原理和實踐,還闡明了其對中國哲學話語的基礎。作者主張將墨子倫理學理論解釋為一種早期的后果論,這是建立在其對墨子思想和行為哲學的謹慎而有說服力的闡釋的基礎上??一種獨特的社會心理學,具有當代的力量。全書共分八個部分,即秩序,客觀性和功效;認識論和邏輯:區(qū)分;政治理論:通過共同規(guī)范秩序;天堂:最高道德模型;道德:所有人的利益;包容性關懷:為了其他如為己;動機:在一代人改變人們;戰(zhàn)爭與經濟。
作者簡介:
黃燕強(著)
黃燕強,1983年生,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從事道家哲學與中國近現(xiàn)代哲學研究,致力于經子關系命題的探討,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文史哲》等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
目 錄:
總序 ........1
本書序言。
前言。
致謝。保
導論 ........1
第一章 秩序、客觀性及效力 ........37
第二章 知識論與邏輯學:辨。叮
第三章 政治理論:由共同規(guī)范而來的秩序。保埃
第四章 天:最高的道德之法。保矗
第五章 倫理學:天下之利 ........177
第六章 兼愛:為彼猶為己。玻保
第七章 動機:未逾于世而民可移。玻担
第八章 戰(zhàn)爭與經濟 ........283
后記。常玻
文獻。常玻
名詞索引。常矗
人名索引。常担
譯后記。常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