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道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譯者,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重要成員,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復旦大學第一任校長。本書基于對陳望道相關史料和大量文獻的深入研讀和梳理,在充分吸收黨史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時間為序、以事件為軸,通過40個章節(jié)的文字鋪陳,輔以50幅惟妙惟肖的工筆畫,勾勒出陳望道的非凡生命歷程中的若干閃耀瞬間,使其對黨的事業(yè)無比忠誠、對教育事業(yè)無比熱愛、對學術研究無比投入的光輝形象更為可感、可敬、可親。全書考證嚴謹,文字平實流暢,透過墨香仿佛讓讀者穿越時空,與陳望道展開一次心靈對話。
談思嘉,法學博士,復旦大學望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教育部高校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共創(chuàng)建史、紅色文化。在《黨的文獻》《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哲社專項、上海市哲社課題等5項。著有《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研究》,編有《90后讀<共產黨宣言>》《新時代黨的形象建設理論研究》,參著《百年風華:中國共產黨百年故事新編》。獲上海市第十五、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羅希賢,自號升齋主人,祖籍廣東,1946年生于上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專職畫家(現(xiàn)退休),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環(huán)畫項目傳承人。
自1960年正式學畫,至今畫了一甲子有余,天道酬勤,積累了大量作品。創(chuàng)作出版連環(huán)畫一百七十余部,發(fā)表插圖兩千余幅。同時創(chuàng)作風俗畫和中國畫,以《石庫門風俗畫》和《江南水鄉(xiāng)風俗畫》最具影響。中國畫主攻人物,旁及山水花鳥走獸,風格獨具。其書法作品《希賢畫字》,詩書畫交融,個性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