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我所講課程的基礎上,結合我多年來對康復職稱考試的研究心得編寫而成。
我們在做的事情:拿掉一切冗雜的堆砌資料,只用一本書就把核心考點以簡明
扼要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節(jié)省時間精力,高效通過康復職稱考試。通過本書養(yǎng)成
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翻幾頁,高效通過考試,成為一個有證的康復治療師!
本書嚴格按最新大綱和最新考情編寫,利用大量圖表對歷年考試核心考點進行
歸納總結,讓復雜的問題條理化、簡明化,使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形象化,把零碎
的知識系統(tǒng)化、邏輯化,從而做到重點突出、脈絡分明、容易理解、便于記憶,幫
助讀者更有效地掌握核心考點。
縱觀近年康復職稱考試,有10% 左右的考題屬于送分題,我們沒必要練習。
還有10% 左右的考題屬于難題,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難度較高,不易
得分,這些題我們要戰(zhàn)略性放棄。剩下的80% 左右為基礎題,是我們最應該掌握
的。本書就是在刪減了大量送分考點和失分難點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不建議讀者
再自行刪減,建議大家仔細通讀。
近年來,不同考試級別(士、師、中級)考試難度系數(shù)整體變大,不同考試級
別(士、師、中級)考試難度差異卻逐年減小,不同考試級別(士、師、中級)所
考查的核心考點相似,區(qū)別在于考查的深度不同,提問的角度不同。針對上述考
情,本書在分析統(tǒng)合了不同考試級別(士、師、中級)的考試大綱及核心考點后由
編者綜合打磨而成,故適合康復醫(yī)學與治療技術所有考試級別(士、師、中級)的
考生。此外,本書除了適合康復職稱考試備考使用外,也可以作為康復從業(yè)者提升
自己康復知識條理性和系統(tǒng)性的工具書。
本書雖經認真編輯,反復校對,由于編寫和出版的時間緊、任務重,編者的精
力和水平有限,百密難免一疏,書中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
于我們在改版過程中不斷進步。最后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學有所成!
第一篇 基礎知識001
第一章 康復醫(yī)學概論002
第一節(jié) 學科內涵和特征002
第二節(jié) 殘疾分類和預防004
第三節(jié) 服務對象與內容005
第四節(jié) 教育和資質認證006
第二章 解剖學007
第一節(jié) 體表標志007
第二節(jié) 五官010
第三節(jié) 運動系統(tǒng)012
第四節(jié) 神經系統(tǒng)019
第三章 運動學024
第一節(jié) 運動生物力學024
第二節(jié) 制動對機體的影響027
第三節(jié) 運動生化029
第四節(jié) 肌肉運動的神經控制032
第四章 生理學034
第一節(jié) 細胞生理034
第二節(jié) 循環(huán)生理041
第三節(jié) 呼吸生理047
第四節(jié) 內分泌生理052
第五節(jié) 泌尿生殖生理057
第六節(jié) 消化生理060
第七節(jié) 慢性疼痛061
第五章 物理學基礎062
第一節(jié) 電療法062
第二節(jié) 光療法065
第三節(jié) 超聲波療法065
第四節(jié) 沖擊波療法066
第五節(jié) 磁場療法067
第六節(jié) 溫熱療法067
第七節(jié) 水療法 068
第六章 人體發(fā)育學069
第一節(jié) 正常發(fā)育069
第二節(jié) 異常發(fā)育071
第七章 微生物和免疫基礎072
第一節(jié) 微生物072
第二節(jié) 免疫基礎073
第八章 心理學基礎074
第一節(jié) 心理學概論074
第二節(jié) 心理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076
第三節(jié) 醫(yī)患關系和醫(yī)患溝通077
第四節(jié) 殘疾人的心理及殘疾適應077
第二篇 相關專業(yè)知識079
第九章 影像學 080
第一節(jié) X 線基礎與診斷 080
第二節(jié) CT 基礎與診斷 082
第三節(jié) MRI 基礎 083
第四節(jié) 核醫(yī)學基礎 084
第五節(jié) 超聲診斷基礎 085
第十章 臨床檢驗 087
第一節(jié) 血液檢查 087
第二節(jié) 尿液檢查090
第三節(jié) 糞便檢查093
第四節(jié) 腦脊液檢查093
第五節(jié) 臨床生化檢查094
第六節(jié) 臨床免疫學檢查097
第十一章 藥理基礎099
第一節(jié) 概述099
第二節(jié) 抗高血壓藥099
第三節(jié) 中樞神經用藥101
第四節(jié) 降肌張力藥102
第五節(jié) 鎮(zhèn)痛藥102
第六節(jié) 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104
第七節(jié) 抗菌藥物105
第八節(jié) 抗凝血藥106
第十二章 內科疾病107
第一節(jié) 高血壓107
第二節(jié)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109
第三節(jié)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12
第四節(jié) 慢性支氣管炎114
第五節(ji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6
第六節(jié) 哮喘 118
第七節(jié) 糖尿病119
第八節(jié) 消化系統(tǒng)疾病121
第九節(jié) 泌尿系統(tǒng)疾病122
第十三章 外科疾病124
第一節(jié) 外科急性感染124
第二節(jié) 周圍血管和淋巴血管疾病129
第三節(jié) 泌尿系感染130
第四節(jié) 燒傷132
第十四章 神經疾病133
第一節(jié) 腦卒中133
第二節(jié) 腦外傷136
第三節(jié) 癲癇 138
第四節(jié) 帕金森病140
第五節(jié) 阿爾茨海默病141
第六節(jié) 脊髓損傷141
第七節(jié) 急性脊髓炎142
第八節(jié) 視神經性脊髓炎142
第九節(jié) 運動神經元病143
第十節(jié) 周圍神經損傷143
第十一節(jié) 吉蘭- 巴雷綜合征144
第十二節(jié) 多發(fā)性硬化144
第十五章 骨科疾病146
第一節(jié) 骨折146
第二節(jié) 骨質疏松癥 148
第三節(jié) 關節(jié)脫位150
第四節(jié) 關節(jié)病變和損傷151
第五節(jié) 骨關節(jié)炎154
第六節(jié)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156
第七節(jié) 頸椎病157
第八節(jié) 腰椎間盤突出癥159
第九節(jié) 腰椎小關節(jié)病160
第十節(jié) 強直性脊柱炎160
第十一節(jié) 特發(fā)性脊柱側凸162
第十二節(jié) 腰椎峽部裂和脊柱滑脫162
第十三節(jié) 軟組織損傷163
第十四節(jié) 腱鞘及滑膜疾病166
第十五節(jié) 手外傷167
第十六章 兒科疾病169
第一節(jié) 兒童發(fā)育、精神與行為障礙169
第二節(jié) 兒童運動功能障礙170
第三節(jié) 其他兒科疾病171
第十七章 其他疾病173
第一節(jié) 皮膚科疾病173
第二節(jié) 耳鼻喉科疾病175
第三節(jié) 眼科疾病177
第四節(jié) 口腔科疾病177
第五節(jié) 婦產科疾病 178
第十八章 腫瘤179
第一節(jié) 腫瘤的概述179
第二節(jié) 惡性腫瘤的預防179
第三節(jié) 腫瘤的診斷179
第四節(jié) 腫瘤的治療療效判斷 180
第三篇 專業(yè)知識 181
第十九章 運動療法評定 182
第一節(jié) 康復評定概述 182
第二節(jié) 肌力評定 183
第三節(jié) 肌張力評定 184
第四節(jié) 關節(jié)活動度的測量 186
第五節(jié) 感覺功能評定 187
第六節(jié) 平衡協(xié)調功能評定 187
第七節(jié) 步態(tài)分析 188
第八節(jié) 心肺功能評定 189
第二十章 運動療法治療192
第一節(jié) 牽引技術192
第二節(jié) 牽張訓練193
第三節(jié) 關節(jié)活動訓練193
第四節(jié) 關節(jié)松動術195
第五節(jié) 肌力與肌耐力訓練195
第六節(jié) 有氧訓練197
第七節(jié) 呼吸訓練197
第八節(jié) 平衡與協(xié)調訓練197
第九節(jié) 放松訓練 198
第十節(jié) 轉移訓練與輪椅訓練 198
第十一節(jié) 站立與步行訓練199
第十二節(jié) 神經- 肌肉促進技術及新技術200
第十三節(jié) 康復工程204
第二十一章 作業(yè)療法206
第一節(jié) 作業(yè)療法概述206
第二節(jié)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206
第二十二章 言語吞咽209
第一節(jié) 言語障礙209
第二節(jié) 吞咽障礙211
第二十三章 物理因子治療214
第一節(jié) 電療法214
第二節(jié) 電診斷222
第三節(jié) 光療法223
第四節(jié) 超聲波療法226
第五節(jié) 體外沖擊波療法226
第六節(jié) 磁療法226
第七節(jié) 溫熱療法227
第八節(jié) 冷療法、水療法 228
第九節(jié) 生物反饋療法229
第十節(jié) 壓力治療229
第二十四章 神經疾病康復230
第一節(jié) 腦卒中的康復230
第二節(jié) 腦外傷232
第三節(jié) 帕金森病康復234
第四節(jié) 多發(fā)性硬化康復234
第五節(jié) 阿爾茨海默病235
第六節(jié) 脊髓損傷康復235
第七節(jié) 運動神經元病239
第八節(jié) 周圍神經損傷康復239
第二十五章 骨科疾病康復241
第一節(jié) 骨折241
第二節(jié) 骨質疏松癥241
第三節(jié) 關節(jié)脫位243
第四節(jié) 關節(jié)病變和損傷243
第五節(jié) 骨關節(jié)炎245
第六節(jié) 類風濕關節(jié)炎245
第七節(jié) 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康復246
第八節(jié) 截肢術后康復246
第九節(jié) 頸椎病247
第十節(jié) 腰椎間盤突出癥 248
第十一節(jié) 腰椎小關節(jié)病 248
第十二節(jié) 強直性脊柱炎 248
第十三節(jié) 特發(fā)性脊柱側凸249
第十四節(jié) 椎弓峽部崩裂和脊柱滑脫249
第十五節(jié) 軟組織損傷250
第十六節(jié) 腱鞘及滑膜疾病251
第十七節(jié) 腕管綜合征、尺神經肘管綜合征251
第十八節(jié) 手外傷后252
第二十六章 其他疾病康復253
第一節(jié) 內科疾病康復253
第二節(jié) 外科疾病康復254
第三節(jié) 其他疾病康復257
第四節(jié) 兒科疾病康復 258
第五節(jié) 腫瘤的康復 258
第二十七章 其他260
第一節(jié) 感知認知260
第二節(jié) 心理262
第三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治療262
第四節(jié) 功能障礙康復263
第四篇 專業(yè)實踐能力265
第二十八章 體格檢查266
第一節(jié) 心肺檢查266
第二節(jié) 神經反射266
第三節(jié) 特殊檢查267
第二十九章 運動療法評定271
第一節(jié) 肌力評定271
第二節(jié) 肌張力評定273
第三節(jié) 關節(jié)活動范圍275
第四節(jié) 平衡協(xié)調評定 278
第五節(jié) 臨床步態(tài)分析279
第六節(jié) 中樞性癱瘓評定 280
第七節(jié) 肢體功能評定 281
第八節(jié) 脊柱功能評定 282
第九節(jié) 腦癱的評定 282
第十節(jié) 心肺功能評定 282
第三十章 運動療法治療 285
第一節(jié) 牽引技術 285
第二節(jié) 牽張訓練 286
第三節(jié) 關節(jié)活動訓練 286
第四節(jié) 關節(jié)松動術 287
第五節(jié) 肌力訓練與肌耐力訓練 288
第六節(jié) 有氧訓練291
第七節(jié) 呼吸訓練291
第八節(jié) 平衡訓練與協(xié)調訓練292
第九節(jié) 轉移訓練與輪椅訓練293
第十節(jié) 站立與步行訓練294
第十一節(jié) 神經- 肌肉促進技術及新技術295
第十二節(jié) 康復工程 298
第三十一章 作業(yè)療法302
第一節(jié) 作業(yè)療法概述302
第二節(jié)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302
第三十二章 言語吞咽304
第一節(jié) 言語障礙304
第二節(jié) 吞咽障礙307
第三十三章 物理因子治療311
第一節(jié) 電療法311
第二節(jié) 電診斷317
第三節(jié) 光療法 318
第四節(jié) 超聲波治療法321
第五節(jié) 體外沖擊波療法323
第六節(jié) 磁療法323
第七節(jié) 溫熱療法324
第八節(jié) 冷療法、水療法326
第九節(jié) 生物反饋療法327
第三十四章 其他329
第一節(jié) 感知認知329
第二節(jié) 康復心理治療331
第三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治療333
第四節(jié) 膀胱直腸訓練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