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心理疏導療法在強迫癥等障礙中的應用,以強迫癥為主體,從介紹癥狀、疏導療法開始,可大致分為認識癥狀、克服癥狀、預防反復、案例分享四個主要部分,方便讀者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于心理治療的療效與療法的文化背景密切相關,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進行了文化適應性修改,心理疏導療法具有中國特色,特別適合中國人群,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價值。
【1】經(jīng)典再版:藍寶書《強迫癥心理疏導治療》自2011年出版以來,先后印刷11次,頗受讀者好評,幫助許多讀者解除強迫癥帶來的束縛,恢復自由自在的生活。
【2】專業(yè)的力量,溫柔的陪伴:本書可以作為您的強迫癥治療伙伴。作者語言生動活潑,秉承從患者中來,到患者中去的思想,情景感強,相信很多強迫癥患者都從中找到共鳴。
【3】科學指導,實用性強:本書凝結了作者多年從事強迫癥的心理疏導治療經(jīng)驗,內容科學性強,專業(yè)性強,指導性強,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工具書。
目前,強迫類心理問題很多,求助之路也頗為艱難,大家急需一本通過閱讀就能夠進行自助的書籍,希望本書能夠滿足您的需要。
自1983 年魯龍光教授創(chuàng)立心理疏導療法以來,至今已過了40 余個春秋。我認識魯老師也近30 載,正因為跟隨他學習、實踐和研究心理疏導療法,我才能跨專業(yè)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我自2007 年開始獨立舉辦集體疏導班。2008 年一次疏導班現(xiàn)場的一線資料,成就了我的第一本個人專著《強迫癥心理疏導治療》。該書于2011 年正式出版,至今已經(jīng)有13 個年頭了,這種從患者中來,到患者中去的現(xiàn)場實錄的呈現(xiàn)形式,頗受廣大讀者喜愛,該書前后共印刷了11 次,至今仍在銷售。該書之后,我也出版過其他相關書籍,但因為各種原因,受關注程度沒有出其右者。這次再版,希望能青出于藍。
與初版相比,我對本版的內容和結構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內容方面,主要調整了:①疏導治療的第三階段即認識和改造性格部分,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初版中,認識和改造性格,內容較為單調、淺顯,不利于促進大家的認識和反思。如何能更加系統(tǒng)和深化認識與改造性格,也是我多年的困惑,精神分析給了我答案。結合我十多年精神分析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經(jīng)驗,對這部分進行了調整,便于大家自我認識和自我優(yōu)化。②增加了典型案例。初版只有1 個典型案例,這次增加到了8 個。通過詳細介紹先行者由病到愈的過程,旨在給大家提供借鑒。③對強迫思維與強迫行為以及兩個誤區(qū),分別進行討論,條理更加清晰,便于大家掌握。結構方面,主要調整了:①初版結構相對復雜,包括正文、知識補充、有問必答、反饋點評等,本版只有正文和答疑解惑兩部分,簡潔明了。②初版10 個案例簡介放在第一章,后面案例交流穿插在書中,讀者還需要不斷往前翻,才能對得上具體癥狀。這次案例集中放在最后一章,更為系統(tǒng)、完整。
雖然本書的主題是強迫癥,但各類神經(jīng)癥如焦慮癥、疑病癥、恐懼癥(其中最常見的是社交恐懼癥)等,與強迫癥之間并沒有嚴格的區(qū)別。因此,本書對這些心理問題也同樣適用,有這類心理困惑的求助者也可以參照本書的方案進行自我疏導。
成書之際,最應該感謝的是幾位求助者,同意我將他們的個人資料寫入本書中,這是對我最大的信任和支持,每一段文字都是他們智慧的結晶。
本書修訂過程中,我的同事徐圓圓老師在結構和內容安排上提出了寶貴意見,我的學生李亞楠博士幫助進行了整理,特別表示感謝。
修訂匆匆,承蒙讀者厚愛,能閱讀和使用此書。我的專業(yè)能力和文字能力都甚為有限,不妥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如果有需要進一步交流與溝通的,可與我聯(lián)系,郵箱:89194023@qq.com;電話:025-83724552。
黃愛國
2024 年6 月1 日
黃愛國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心理中心專職咨詢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注冊心理咨詢師,四川省抗震救災模范。自1995年起,師從魯龍光教授學習、研究和推廣心理疏導療法,目前主要的心理咨詢流派為心理疏導療法和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取向),擅長領域為各類神經(jīng)癥如強迫、社交恐懼、焦慮以及抑郁、心理創(chuàng)傷、原生家庭問題等,舉辦集體疏導班二十余期。出版多部強迫癥、社交恐懼等方面的心理疏導療法專著。
第一章 了解強迫癥及相關障礙/ 1
第一節(jié) 強迫癥 / 1
第二節(jié) 強迫類障礙 / 7
第三節(jié) 強迫癥的常見類型 / 10
第四節(jié) 強迫癥的產(chǎn)生機制 / 21
第五節(jié) 強迫癥狀的深層理解 / 28
答疑解惑 / 34
第二章 了解心理疏導療法/ 48
第一節(jié) 心理疏導療法簡介 / 48
第二節(jié) 樹狀模型 / 54
第三節(jié) 登山模型 / 57
第四節(jié) 心理疏導治療的階段和模式 / 62
答疑解惑 / 66
第三章 認識病態(tài)思維與病態(tài)行為/ 76
第一節(jié) 界定病態(tài)思維 / 76
第二節(jié) 認識病態(tài)行為 / 83
第三節(jié) 應對怕的兩個誤區(qū) / 85
第四節(jié) 兩誤區(qū)的分類舉例 / 90
答疑解惑 / 95
第四章 正確應對病態(tài)思維與病態(tài)行為/ 100
第一節(jié) 獨木橋模型 / 100
第二節(jié) 正確應對病態(tài)思維和行為 / 103
第三節(jié) 應對病態(tài)思維和行為的有關提示 /118
第四節(jié) 應對病態(tài)思維和行為的三個關鍵點 / 123
第五節(jié) 先行者心得:三自一轉移 / 130
第六節(jié) 關于順其自然和逃避 / 135
答疑解惑 / 148
第五章 認識性格/ 156
第一節(jié) 認識性格之難 / 156
第二節(jié) 性格與潛意識沖突 / 158
第三節(jié) 性格與強迫性重復 / 162
第四節(jié) 認識各類不良性格 / 173
答疑解惑 / 185
第六章 優(yōu)化性格/ 192
第一節(jié) 性格的可塑性 / 193
第二節(jié) 如何優(yōu)化性格 / 195
第三節(jié) 與父母關系的調整 / 213
答疑解惑 / 221
第七章 典型案例/ 227
潔癖類強迫案例 / 227
吉兇強迫案例 / 243
傳染病恐懼案例 / 249
注意力強迫案例 / 268
口水強迫案例 / 280
心因性失眠案例 / 291
焦慮障礙案例 / 297
社交恐懼及回憶強迫案例 / 305
推薦閱讀/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