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學文獻集成朝鮮卷》輯錄的是朝鮮時代學者用漢文撰寫的《尚書》學文獻,其中著作33部,單篇文章100篇,詩歌24首,涵蓋了大約從公元14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朝鮮學者研究《尚書》學的相關文獻。本書是朝鮮時代《尚書》學160種文獻的繁體豎排點校匯刊本,以韓國成均館大學出版部編印的《韓國經(jīng)學數(shù)據(jù)集成》57《書經(jīng)》九為工作底本,輔以韓國文集編纂委員會搜集整理、首爾景仁文化社出版的《韓國歷代文集叢書》。此次整理工作包括錄文、標點和?保糠N文獻均撰寫提要,內(nèi)容主要包括作者簡介、版本年代、文獻內(nèi)容、主要特點和簡要評論等。這是第一次對朝鮮時期《尚書》 學文獻進行全面調(diào)查、大規(guī)模集成和完整整理,對于《尚書》學史、經(jīng)學史、域外漢籍研究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文本支持。
本書包含《尚書逸旨》 《尚書講義》 兩種尚書學文獻。
《尚書》,治政之書,具有政治教化功能。古代朝鮮半島的重要學者研治過《尚書》。今天匯輯其文獻考證其心得于一書。
《尚書逸旨》,徐命膺撰。徐命膺(一七一六一七八七),主要生活於李氏朝鮮英祖、正宗年間,仕履不詳。徐氏曾整理《箕子外記》,對箕子立國始末、世系、年表、政制、田制等作了考述。
其書蓋欲參互經(jīng)旨,表章發(fā)揮曆象之法,以卒朱門待後人叩求經(jīng)法之志。其書主要就《尚書》之《堯典》《舜典》《皋陶謨》《益稷》《禹貢》《洪範》七篇有關章節(jié)和語句加以條理發(fā)明。論其實,不惟經(jīng)法,此外尚涉及諸多方面。
其書屬講章體,解《書》以求新爲特點。
其書對於如何進行《尚書》思想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啓發(fā)性和示範性;對於瞭解域外尚書學概貌,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書中之論述,可取處甚多。比如,謂《大學》之道本出於《堯典》。是説雖未可視爲首唱,如南宋陳經(jīng)(字顯之,一云字正甫)《尚書詳解》所謂自明俊德而下爲治之序而《大學》所言是也,即將二者聯(lián)繫而觀之,然而其説實比前人道得明白而曉暢、直捷而精練。蓋《大學》之道,凡有三要:曰明明德,曰親民,曰止於至善。溯之於《堯典》,是皆有其所由發(fā)焉。行《大學》之道,其效則在四端:曰修身,曰齊家,曰治國,曰平天下。溯之於《堯典》,是亦皆有其所以見焉。試舉例而論之,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克明俊德,是實爲明明德之所由發(fā)也,亦爲修身之所以見也。親九族,謂自身而親其家,自家而親其族,是則必爲齊家之所由發(fā);推己及人,亦可由之而見其必在意於親民也。平章百姓,重在言治國;協(xié)和萬邦,則謂推近及遠,自治國而臻於平天下矣。天下既平,黎民於變時雍,是則善之至也。堅守其萬邦翕然相從、天下太平之局面而不抎失之,是即止於至善矣。徐氏説之深意,即當如是觀。
《舜典》載堯之試舜,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於此,研經(jīng)者多發(fā)揮旁及,見仁見智。南宋黃度(字文叔)《尚書説》卷一謂:禹治水隨山刊木,益焚山澤,禽獸逃匿,驅(qū)龍蛇放之菹。神姦物怪,固當有之。禹、益有不能爲者,堯納舜,於是而其患息。其説之所牽連廣矣,然經(jīng)惟言烈風雷雨,此又言神姦物怪,是則逸出於經(jīng)文之外。再者,經(jīng)惟言舜之弗迷,亦無庸並出禹、益,且判其能與不能之分別。是殆求之過深,反晦其經(jīng)旨乎!明林希元(字茂貞,號次崖)《易經(jīng)存疑》謂:天地鬼神亦呵護之。舜之烈風雷雨弗迷,漢高之敗於彭城而以大風免,光武之逼於王朗而以冰堅渡也。是説殆即常語節(jié)外生枝之所謂乎!漢高、光武之終免於難,誠爲得天地鬼神之呵護,然而舜之烈風雷雨弗迷,經(jīng)意殆在於襯托其處變不驚之品質(zhì),是猶《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之所謂也。如黃説、林説之類,不一而足,皆未能得經(jīng)旨之要領。而徐氏謂:夫深山大澤,膽少者臨之,雖晴和之日猶且懍然;暴風雷雨,氣短者當之,雖安居之日猶且懼焉,況遇暴風雷雨於深山大澤之中,其有不懍懼者乎!縱使不懼,其神識有不迷錯者乎!今舜之從容安詳與平日無異,然後知其度量有絶人者;雖使之任大責、決大事,必能不動聲色,措天下於泰山之安也。是其説不泛濫,不膚淺,依文爲解, 既得其經(jīng)法,又明其文理,可稱堅確不可移易之論!
徐氏説雖多出其新意,然其間亦不免有未允愜者。比如,其論《洪範》九疇次第法乎《河圖》《洛書》,已涉虛誕;至於論福、極居九,曰:五福紀之以五。五者,天之中數(shù)也。六極紀之以六。六者,地之中數(shù)也。天之中數(shù),即前五疇之應;地之中數(shù),即後五疇之應。而九以老陽含少陰,有兩之義,故以五福、六極兩終之。其旨深哉!是尤顯失於鑿矣。今案:《洪範》九疇,惟七稽疑與八庶徵之間,略有事理上前後相承之關係,餘則未必。説經(jīng)者或硜硜然求其次第必然性之所在,實多爲杜撰而不可信。惜乎徐氏亦不能免焉。
《尚書逸旨》祖本爲徐氏《保晚齋叢書》本,未見其他傳本。
校記以附注形式記於頁末。
主編錢宗武,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揚州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點、重點學科帶頭人!渡袝费芯繉<遥袊鴿h語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江蘇省語言學會副會長、揚州市語言學會會長。
尚書逸旨
提要
序
書例總敘
卷上
堯典
舜典
大禹謨
皋陶謨
益稷
卷下
禹貢
洪範
尚書講義
提要
綱領
堯典
舜典
大禹謨
皋陶謨
益稷
禹貢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
湯誓
仲虺之誥
湯誥
伊訓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盤庚上
盤庚中
盤庚下
説命上
説命中
説命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武成
洪範
旅獒
金縢
大誥
微子之命
康誥
酒誥
梓材
召誥
洛誥
多士
無逸
君奭
蔡仲之命
多方
立政
周官
君陳
顧命
康王之誥
畢命
君牙
冏命
呂刑
文侯之命
費誓
秦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