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保證,只要讀過這些作品,你就很難不對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感興趣。它的獨特,可不是坐井觀天的人能想象出來的。書中充滿了文情詩思般的靈秀氣質(zhì), 同時又包含著一種天壤蒼然的深沉感。靈秀與深沉的合流,成就了作家獨特的審美取向。
正如曹文軒在“序”中所說:“二十多年時間里,我看過她長長短短無數(shù)的稿子,我知道,在這些捧給我看的初具模型的文字后面還有著更多一遍一遍反復(fù)打磨不計其數(shù)的半成品,F(xiàn)在問世的文字,是她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之后的成果?”
相信你已經(jīng)看到了這個成果。
相信你在這些靈動鮮活的文字面前,流連忘返。
序·曹文軒
第一章 河 灘
第二章 趕 集
第三章 大木船
第四章 小木車
第五章 演 戲
第六章 白 林
第七章 蘆葦島
第八章 石 杏
第九章 黑 貓
第十章 下巴鼓
第十一章 白 鵝
第十二章 小石頭
后記
第二章 趕集
景潭一早就離開了石家村,公安人員在河兩岸逗留了幾天,看事情平息了,白色輪船才離開。
蟒蛇河兩岸打架,已經(jīng)打了幾十年,都是因為這條河。
蟒蛇河的河道彎彎曲曲,有東西方向流淌的,有南北方向流淌的,有的地方河面寬,望不到岸,有的地方河面窄,一座小木橋就能過去。水從西邊而來,流人東面的大海,河水泛濫、潮汐,各種自然現(xiàn)象沖刷著兩岸的泥土。
蟒蛇河的河水流動,不斷地把南岸的土塌瀉到北岸,也又把北岸的土塌瀉到南岸。石家村真的是好風(fēng)水,這么多年來,一塊泥也不塌瀉,而南岸的卜家溪三天兩頭塌瀉。
石家村和卜家溪以前都是旱田,長不出水稻。傳說很久以前,一場龍卷風(fēng)夾著沙漠里的黃沙席卷而來。大風(fēng)狂刮了三天三夜,突然靜息了,黃沙從天而落,留下兩里寬,十里長的荒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