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綠色建筑系列圖書,主要內容包括建筑遮陽的發(fā)展、基本類型、相關標準體系、建筑遮陽應用現(xiàn)狀、遮陽與建筑的相關性、建筑遮陽對建筑能耗和建筑自然采光與通風的影響分析,以及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方法和構造技術的研究分析,并結合豐富的實踐案例進行解析。本書所涉及的建筑遮陽技術全面而系統(tǒng),并注意理論知識與實踐案例的緊密結合,圖文并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有利于讀者閱讀和理解,對相關專業(yè)人士亦有助益。
1.綠色建筑領域圖書。
2.內容前沿實用。
3.案例豐富。
建筑的高能耗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人們的節(jié)約能源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逐步增強,發(fā)展低能耗、低碳建筑是當前全球建筑行業(yè)的重要趨勢。因此,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引領著建筑設計的深刻變革,綠色節(jié)能的設計方法是實現(xiàn)我國雙碳目標的關鍵舉措。 建筑遮陽構件既可以調節(jié)室內的太陽輻射熱,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也是建筑外圍護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功能與美觀雙重作用,探討遮陽與建筑的一體化設計方法,可以在實現(xiàn)建筑整體節(jié)能減排的同時,提升建筑室內環(huán)境品質,并美化建筑形象,促進建筑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為建筑師提供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近年來,課題組結合基于山東地域特點的建筑遮陽綠色技術研究重點研發(fā)項目,對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進行了系統(tǒng)的技術研究,并經過大量工程實踐應用驗證,取得了顯著成效,總結提出了基于節(jié)能和美觀雙目標下的建筑遮陽技術措施和設計方法。 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建筑遮陽的基礎知識和相關技術,首先包括建筑遮陽的發(fā)展、基本類型、相關標準體系、建筑遮陽應用現(xiàn)狀、遮陽與建筑的相關性等;其次,建筑遮陽對建筑能耗和建筑自然采光與通風的影響分析,以及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方法和構造技術的研究;另外,對相關應用的實踐案例進行了定量化分析,揭示了建筑遮陽的綠色內涵,提出了技術應用策略。為建筑師開展設計技術與美學表現(xiàn)有機融合的建筑創(chuàng)作提供指導,并啟發(fā)和引導相關建筑從業(yè)者和遮陽產品企業(yè)的技術人員,加強知識儲備和技術積累,促進建筑遮陽產品的研發(fā)和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助力我國建筑領域雙碳目標實現(xiàn)。 本書由山東建筑大學崔艷秋、蔡洪彬等著,各章執(zhí)筆人為:山東建筑大學崔艷秋、劉琦負責第一、六、七章;山東建筑大學蔡洪彬負責第二、五章;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發(fā)展研究院孫魯軍負責第三章;山東建筑大學苗紀奎負責第四、八章。本書是項目組共同研究和實踐的成果結晶,團隊的陳正舒、柳春蕾、孫楠、牛微、金明明、張航悅、趙朔等研究生參與了項目調研、測試分析、工程設計及部分編輯工作,在此表示感謝。限于作者水平,文字表述也可能存在疏漏,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前言
第1章 建筑遮陽概述
。保薄〗ㄖ陉柊l(fā)展概述
。保病〗ㄖ陉栴愋
。保场〗ㄖ陉枠藴鼠w系
第2章 建筑遮陽應用現(xiàn)狀調研
。玻薄〗ㄖ陉枒妙愋驼{研分析
。玻病〗ㄖ陉柕湫桶咐郎y試分析
第3章 遮陽與建筑的相關性
。常薄夂蚺c遮陽必要性
。常病≌陉栐O計基本原則
。常场≌陉柵c建筑節(jié)能
3.4 遮陽與建筑自然采光
。常怠≌陉柵c建筑通風
3.6 遮陽與建筑造型
第4章 建筑遮陽對建筑能耗的影響分析
。矗薄〗ㄖ陉柲芎哪M和分析軟件
。矗病〔煌虻恼陉栃Ч容^
4.3 不同遮陽形式的遮陽效果比較
。矗础∧舷蚬潭ㄕ陉柾馓舫叽绲难芯
第5章 建筑遮陽對自然采光與通風的影響
。担薄〗ㄖ陉柌晒馀c通風模擬和分析軟件
5.2 不同遮陽形式對建筑采光的影響分析
。担场〔煌陉栃问綄ㄖ匀煌L的影響分析
第6章 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方法研究
。叮薄≌陉柵c建筑一體化設計概要
6.2 結合幾何元素的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
。叮场〗Y合形體構成的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
6.4 結合材料表達的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
。叮怠〗Y合構件表現(xiàn)的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
第7章 遮陽與建筑一體化構造技術分析
7.1 遮陽與建筑一體化構造技術設計原則
。罚病¢T窗遮陽與建筑一體化構造技術
。罚场w遮陽與建筑一體化構造技術
。罚础∥蓓斦陉柵c建筑一體化構造技術
第8章 遮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實踐案例分析
。福薄∩綎|建筑大學教學實驗樓
8.2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圖書館
。福场∩綎|濟陽科技綜合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