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6歲左右,有一次見他衣服拉鏈拉不上,我說:讓媽媽來幫你。
他說:你不要說媽媽,你說我就可以了。
我愣住,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說我了。
真希望自己是兩個人,有兩種人生,一種可以經(jīng)歷 成為媽媽的旅程,一種又可以將媽媽這個身份徹底剔除。
成為媽媽到底意味著什么? 這本書里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我可以告訴你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以及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
【人究竟要多么絕望才會去生孩子?】
一個本來不想生育的女性如何決定生育、經(jīng)歷生育、思考生育。
從身體到心靈,從自我到家庭再到社會,全部重新摸索。
【知名作家蕎麥暌違三年蕞新力作】
以坦誠和勇氣,直面生育的抉擇和過程,講述混亂、疲憊又嶄新的愛,
創(chuàng)造女性主體的全新敘事。
【著名設(shè)計師陸智昌操刀裝幀設(shè)計】
MaMa|Me,社會身份vs自我,將微妙的情緒視覺化,兩種狀態(tài)不斷循環(huán),纏繞成時間的軌跡。
有一天晚上,我忽然想,應(yīng)該把這些都寫下來。
深夜之言,有限的文字,無盡的回響。
36歲時我生下了自己的小孩。
這句話此時看來如此簡單又確定,甚至顯得輕松。如果我反復(fù)看這句話,會覺得周圍一切都越來越沉重了。
應(yīng)該做一個決定了:生,還是不生?但這個決定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是正確還是錯誤,則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斷被審視、被質(zhì)疑、被推翻……然后又重來、反復(fù),變成了一個伴隨著生命變化、沒有盡頭的疑問。
女人擁有的時間是那么少,上學(xué)、工作……都不是自由的。隨著年齡增長,心智變得成熟,有一種漸漸掌握人生的感覺。我們這些人,都在30多歲時手上有了點錢,有了點事業(yè),有了點掌握人生的感覺。男人運動、創(chuàng)業(yè)、買新款汽車和電子產(chǎn)品、搞外遇……女人眉頭緊鎖,聆聽著來自生命的最大威脅:生,還是不生?
女人想要工作、生活、愛情,與此同時也可能想要一個或者幾個孩子。男人或許想要同樣的東西。但女人和男人為此付出的代價截然不同。女人總是被迫在幾樣中做選擇,而男人卻不必,他們?nèi)慷家,而且全部都可以要?/p>
我生下了小孩。感覺是向什么東西認(rèn)輸了,感覺向什么奉獻了我本來不想雙手捧出的東西。
蕎麥
寫作者。持續(xù)練習(xí)寫作。
已出版短篇小說集《郊游》、長篇小說《普通婚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