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揭示過去,理解現(xiàn)在,創(chuàng)造不同的未來
一名乞丐在街頭乞討了30年,他認命了,認定乞討是自己一生的宿命。
有一天,一位陌生人走過街頭,看到乞丐捧著一頂帽子,口中喃喃道:可憐可憐我吧,給我點錢吧!
陌生人說:我什么也給不了你。接著他又問:你坐著的是什么東西?
乞丐回道:什么也不是,就是一只舊箱子。一直以來我就坐在這箱子上。
陌生人問:你有沒有打開過箱子?
沒有,從來沒有。乞丐說,有什么意義呢?里面什么也沒有。
陌生人堅持道:請打開箱子看一看。
此時也沒有別的事可做,乞丐就打開了箱子。箱子打開的瞬間,乞丐又驚又喜這只箱子里滿是金幣!一直以來,乞丐守著滿箱的財富不自知,卻以為自己終其一生都會陷于窮困,只能靠乞討才能活下去!
這是關于生命的完美隱喻。我們太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答案,期待他人能夠幫助我們、指引我們,卻未曾意識到我們守著滿箱的珍寶童年記憶便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里面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和未來生活的路線圖。我們在成年生活中所遭遇的重重困境,緣起便是我們的童年經(jīng)歷。我們的記憶始終在警醒著我們,讓我們盡可能地去規(guī)避傷害,抑或是鼓勵我們,繼續(xù)運用某一特定的思維或者行為模式來度過人生。如果無法覺察我們在童年時期所做出的種種決定并把握主動權,我們就無法改變童年時的人生決定。
一想到要去大上海帶導一個培訓課程,艾米麗便深感不安。在艾米麗心中,上海就是中國的曼哈頓。她說:我覺得上海人既時髦又精明,他們會笑話我,還會刻薄地對待我。我在北京已經(jīng)生活了13年,我曾是一名現(xiàn)代又摩登的大學老師,也是相當成功的培訓師和創(chuàng)業(yè)者,但對于去大上海授課這件事,我始終感覺不自在。
為幫助自己更好地面對這一困境,艾米麗開始在童年記憶里進行搜索。
我回憶起童年的一段往事。曾經(jīng)我是一個鄉(xiāng)下小姑娘,為了到城市里接受更好的中學教育,爺爺奶奶跟我一起搬到了城市生活。有一天,班主任來家訪,她對我奶奶說:你應該帶艾米麗理個發(fā),還要盯著她經(jīng)常洗頭發(fā)。聽到老師的話,我記得自己當時感到很吃驚,也很羞愧。我沒辦法跟城市孩子真正打成一片。在我的記憶里,城市意味著美好與潔凈,而我既不衛(wèi)生又不時髦。我感到害怕,也很沒有安全感。
一旦我在童年記憶里看到了自己的大上海情結(jié),我便開始啟動想象力,用一支魔法棒改寫了這段記憶。我看到童年的自己被一群不是那么整潔的中學同學簇擁著,他們跟我一起玩笑,我們都很開心。
如果你身邊恰好有一支魔法棒的話,童年記憶可以隨時被改寫(其實,一支鉛筆就可以代替魔法棒來起到神奇效果)!
針對童年記憶做工作,最奇妙的部分就是揮動魔法棒,施展魔法之力!我們能夠改寫在孩童時代繪制的人生地圖,經(jīng)由改寫,為我們當下的成人生活打開更多新的可能性和路徑,從而讓我們能夠為自己的人生故事創(chuàng)造新的結(jié)局。
此刻,你的腦海里是否跳出了一段記憶?
這段記憶想要對你訴說些什么呢?
從記憶里,你能學到什么,以支持你面對當下的困境呢?
想象你是一個三歲的幼兒,你的爸爸媽媽從醫(yī)院里回來,帶回一個新生兒你的小弟弟。爸爸媽媽抱著小嬰兒,不停地笑啊,咿咿呀呀跟他對話,還在他的臉頰上親了又親。然后他們對你說:瞧,你有弟弟了。快過來親親弟弟。你哭著跑進別的房間,躺在地板上,亂滾亂踢,怎么也不肯起來。
那一刻你在想什么?我來猜一猜:如果我真的很好,他們?yōu)槭裁催要再生一個寶寶?他們不愛我了,也不想要我了。對你或者其他三歲的孩子來說,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并且不管大人們怎么苦口婆心給你講道理,你依然會堅定地認為你的想法是正確的。
這就是私人邏輯的緣起針對發(fā)生在周圍世界的事物,你所產(chǎn)生的無意識反應私人邏輯是你在孩童時所做出的決定,并且在成年之后你依然對這些決定堅信不疑。在幼年時期,甚至在會說話之前,孩子們便在無意識中做著各種各樣的決定。一旦做出了決定,這些決定便被封存于大腦中,在需要的時候,這些決定會以錦囊妙計的方式跳出來,來幫助個體建立對于周圍世界的意義。我們把這些決定命名為私人邏輯或者操作系統(tǒng),這些決定對于每一位個體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嬰幼兒時期所形成的私人邏輯會幫助你解釋并理解周圍的世界,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的解釋和理解是正確的。而通常的情況是,你會相信你的想法和信念,并在不知不覺中背負著它們行走在人生道路上。
盡管普通的觀點認為基因遺傳(先天天性)和環(huán)境(后天養(yǎng)育)影響人格的發(fā)展,而且先天天性和后天養(yǎng)育確實在人格形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正是你的創(chuàng)造性解釋,以及對自己周圍發(fā)生的事物所做出的無意識決定,能更好地解釋你是如何形成你的私人邏輯的。沒有人能迫使你以你特有的方式來思考,你的想法也不是繼承得來的。生活處在不斷的變化中,你需要理解生活是怎么一回事兒。在你很小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創(chuàng)造著一套繁復的體系,來解釋你是誰、他人和生活是怎樣的,以及你需要做出怎樣的行為。你的私人邏輯便是你的應對模式,以及你和生活之間互相作用的模式。
我們之所以稱之為私人邏輯,是因為它是私人的,是個體所有的。私人邏輯包括了一個人有關自己、他人和生活是怎樣的,或者應該是怎樣的信念,以及個體基于這樣的信念必須或者應該如何做。你的系統(tǒng)只能順利運行到某種程度,當你成年后,這個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就沒那么良好了。如果未曾遭遇挑戰(zhàn),你的私人邏輯會限制你的生活選擇和可能性。如果你受制于一個操作體系,只能以唯一一種方式來活出自己的話,你會在各種各樣的關系中陷入沖突。想要在生命中擁抱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你就需要升級你的操作系統(tǒng)!
幸運的是,你可以做出新的決定,這些決定能夠?qū)е履惝a(chǎn)生新的行為,并得到新的結(jié)果。如何升級操作系統(tǒng)?我們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幫助你和你的內(nèi)在小孩交朋友,了解你的內(nèi)在小孩做出了怎樣的決定,他是如何思考和感受的,以及該如何鼓勵內(nèi)在小孩成長。
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你將學習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的私人邏輯,并運用我們所說的3A模式覺察、接納和行動三個步驟來改善你的生活和人際關系。你將會看到其他人是如何運用這樣的流程來處理當前的問題并脫離困境或走出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