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士人與匠人 讀者對象:科學進展研究人員
本書堅持“古今一系”采用士人與匠人二分法統(tǒng)攝古今。從歷史的視角,考察先秦以來士人與匠人社會境遇的三千年變局:(1)先秦。士人與匠人地位相對平等且未出現(xiàn)明顯學科分化。墨家、法家、儒家、道家、名家等先賢同時涉獵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2)秦漢到明清。匠人地位下降到底層,受到漠視與打壓。經(jīng)濟收入低、做官渠道艱難,且個人發(fā)展得不到保障;士人成為社會精英,是國家選材入仕之源。士人社會地位高、經(jīng)濟收入高、政治地位高,宋朝達到巔峰;(3)1840年以來。清末以來,學習西方科學與技術。匠人地位躍升,受到晚清以來朝廷政府的重視,長期居于崇高地位,士人則命運坎坷。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進入現(xiàn)代化階段,士人逐步獲得社會重視與地位提升。三千年士人與匠人地位變化史表明,學科發(fā)展應緊密服務國家戰(zhàn)略。在新時代,在更高的層面上,學科大融合、大交叉再次成為趨勢,將會涌現(xiàn)一大批既懂社會科學、又懂自然科學的跨學科、通用型人才,他們必將兼具士人與匠人的雙重屬性。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