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實驗》包含緒論、物理化學實驗技術、基礎實驗、設計實驗和綜合實驗,涵蓋熱力學實驗、電化學實驗、動力學實驗、表面與膠體化學實驗等。第1章緒論部分介紹了實驗數(shù)據(jù)的表達、處理方法等。物理化學實驗所用技術較多,因此第2章介紹了常用物理化學實驗技術。第3章基礎實驗重在培養(yǎng)學生基礎實驗操作能力,加強學生對物理化學基礎知識的理解。第4章設計實驗要求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方法,選擇合適的實驗儀器并開展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5章綜合實驗旨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針對物理化學實驗所用儀器較多的特點,第6章介紹了常用物理化學儀器。
本書可作為化學、化工、生物、環(huán)境、材料、食品等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相關人員參考使用。
楊曉麗,從事化學方向教學工作15年,主要承擔“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實驗”“結構化學”等課程的主講工作。指導校級綜合性設計實驗項目1項、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建設項目3項、國家 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1項,校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3項。從事化學研究20年,共發(fā)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承擔并完成省科技廳面上項目1項、校級項目2項、省教育廳項目1項、橫向課題2項。
第1章緒論1
1.1物理化學實驗的目的和要求1
1.2物理化學實驗安全知識與防護2
1.3物理化學實驗數(shù)據(jù)的表達2
1.4物理化學實驗數(shù)據(jù)的誤差分析4
1.5物理化學實驗數(shù)據(jù)的計算機處理8
第2章物理化學實驗技術14
2.1溫度控制及測量技術14
2.2壓力及相關技術17
2.3表面張力測量技術19
2.4電化學測量技術20
2.5光學實驗方法和技術21
2.6X射線衍射技術24
第3章基礎實驗26
3.1熱力學部分26
實驗1恒溫槽裝配和性能測試26
實驗2溶解熱的測定30
實驗3燃燒熱的測定33
實驗4液體飽和蒸氣壓和汽化焓的測定38
實驗5偏摩爾體積的測定41
實驗6凝固點降低法測定物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44
實驗7二組分體系氣-液相圖的繪制47
實驗8二組分金屬相圖的繪制50
實驗9甲基紅解離常數(shù)的測定52
實驗10核磁共振法測定質(zhì)子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55
3.2電化學部分58
實驗11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和應用58
實驗12電導法測定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常數(shù)62
實驗13電池電動勢法測定氯化銀的溶度積和溶液的pH65
實驗14電解質(zhì)溶液活度系數(shù)的測定69
實驗15鐵氰化鉀在玻碳電極上的氧化還原行為72
3.3動力學部分74
實驗16蔗糖水解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測定74
實驗17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測定76
實驗18丙酮碘化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測定79
實驗19B-Z振蕩反應82
實驗20分光光度法測定蔗糖酶的米氏常數(shù)85
實驗21核磁共振法測定丙酮酸水合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88
實驗22比色法研究甲基紫反應動力學91
3.4表面與膠體化學部分93
實驗23最大泡壓法測定溶液的表面張力93
實驗24電導法測定表面活性劑的臨界膠束濃度98
實驗25溶膠的制備及電泳的測定101
實驗26乙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105
3.5物質(zhì)結構部分108
實驗27C2H4O分子氣相構象及其穩(wěn)定性的從頭計算法研究108
實驗28粉末X射線衍射法物相分析111
實驗29紅外光譜法測定簡單分子的結構參數(shù)114
第4章設計實驗117
實驗1折射率法測定配合物的組成117
實驗2反應速率常數(shù)和活化能的測定118
實驗3梔子黃色素的提取和浸提動力學120
實驗4不同濃度硫酸銅溶液中銅的電極電位測定121
實驗5化學反應熱效應的測定122
第5章綜合實驗123
實驗1氧化鋅的制備及其結構、性質(zhì)表征123
實驗2電動勢法測定熱力學函數(shù)125
實驗3電導滴定法測定混酸溶液各組分濃度127
實驗4乙酸乙酯Cu基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130
實驗5表面活性劑對結晶紫堿性褪色反應的影響133
第6章物理化學實驗基本儀器137
6.1氣壓計137
6.2氣體鋼瓶減壓閥139
6.3數(shù)字式精密溫度溫差測量儀142
6.4酸度計144
6.5電位差計146
6.6數(shù)字阿貝折射儀147
6.7旋光儀148
6.8電導率儀151
6.9電化學分析儀152
6.10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153
6.11核磁共振儀154
6.12多晶X射線衍射儀155
參考文獻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