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高等院校醫(yī)學實驗教學系列教材之一,根據實驗教材編寫總體原則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與課程特點編寫而成。全教材包含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基礎、常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本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四個部分。本教材為融合教材,即紙質教材融合數(shù)字化內容,配套數(shù)字資源為視頻(常用儀器設備視頻、實驗項目操作演示視頻)、PPT課件,本教材的教學數(shù)字資源多樣化、立體化。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1987.09 - 1992.07 濰坊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 學習
2001.09 - 2005.07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 學習
1992.07 – 至今 濱州醫(yī)學院 工作
目錄
第一章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基礎 1
第一節(jié) 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 1
第二節(jié) 實驗室的基本組成及使用 4
第二章 常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9
第一節(jié) 生物大分子的制備 9
第二節(jié) 層析技術 19
第三節(jié) 電泳技術 32
第四節(jié) 離心技術 38
第五節(jié) 分光光度技術 40
第六節(jié) PCR技術 41
第七節(jié) 分子雜交和印跡技術 51
第八節(jié) 基因克隆技術 56
第九節(jié)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技術 65
第十節(jié) 基因編輯技術 66
第十一節(jié) RNA干擾技術 75
第三章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本實驗 79
實驗一 蛋白質等電點測定 79
實驗二 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 80
實驗三 蛋白質的定量分析 81
實驗四 蛋白質的變性與沉淀反應 86
實驗五 凝膠過濾層析法分離蛋白質(血紅蛋白與魚精蛋白的分離) 88
實驗六 氨基酸的分離與鑒定——層析法 90
實驗七 組織核酸的提取 92
實驗八 核酸水解及組分鑒定 93
實驗九 核酸含量的測定 94
實驗十 維生素C的定量測定 96
實驗十一 胡蘿卜素的層析分離 97
實驗十二 酶的特異性 99
實驗十三 影響酶作用的因素 100
實驗十四 尿淀粉酶活性的測定(Winslow法) 102
實驗十五 米氏常數(shù)的測定 103
實驗十六 琥珀酸脫氫酶的作用及其抑制 105
實驗十七 飽食、饑餓對肝糖原含量的影響 106
實驗十八 腎上腺素、胰島素對血糖濃度的影響 107
實驗十九 運動對尿中乳酸含量的影響 108
實驗二十 血漿脂蛋白電泳 109
實驗二十一 脂肪酸的β氧化 110
實驗二十二 血清總膽固醇測定 111
實驗二十三 乳酸脫氫酶及其輔酶的作用 112
實驗二十四 氰化物中毒機制及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作用 114
實驗二十五 過氧化氫酶的定性反應 115
實驗二十六 胃蛋白酶對蛋白質的消化作用 115
實驗二十七 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活性測定 116
實驗二十八 氨基酸的生酮作用 118
實驗二十九 尿素的生成 119
實驗三十 血清尿素氮測定 120
實驗三十一 血液中非蛋白氮的測定 121
實驗三十二 血紅蛋白電泳 122
實驗三十三 血漿的緩沖作用 123
實驗三十四 血漿二氧化碳結合力的測定(滴定法) 124
實驗三十五 血清鈣的測定 125
實驗三十六 血清無機磷的測定 126
實驗三十七 動物肝DNA的提取(濃鹽法) 127
實驗三十八 外周血基因組DNA的提取 128
實驗三十九 組織或細胞RNA的抽提 129
實驗四十 基因工程中重組DNA的構建 129
實驗四十一 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和質粒的轉化 131
實驗四十二 質粒DNA小量提取及酶切鑒定 132
實驗四十三 克隆化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 134
實驗四十四 PCR擴增和瓊脂糖電泳檢測 135
實驗四十五 蛋白質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138
第四章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綜合性實驗 142
實驗一 多糖的分離純化、分子修飾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142
實驗二 蘆薈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144
實驗三 免疫共沉淀證明 E-cadherin 與 p120-catenin 的相互作用 146
實驗四 GST pull-down驗證FRMD5與intergrinβ1的相互作用 147
實驗五 ChIP 實驗證實c-myc對cyclinD1的轉錄調控 149
實驗六 siRNA靶向敲低EGFR的表達 151
實驗七 CRISPR/Cas9敲除細胞NEDD1表達 153
實驗八 蛋白質印跡分析 156
附錄1 試劑配制法 161
附錄2 試劑配制注意事項 165
附錄3 實驗室常用數(shù)據參考表 173
參考文獻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