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綸》8卷,清·蕭壎著,成書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初刊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本書系一部重點介紹中醫(yī)婦產醫(yī)學理論和臨床各類病證及其治法的專著。書中列月經、嗣育、胎前、產后、崩帶、雜證6門,以條文形式對女科經、帶、胎、產及婦科雜證予以辨證析源,考究發(fā)揮,并以精辟獨到的學術見解,拓寬了臨證者之辨治用藥思路,為習醫(yī)者進一步鉆研女科疾病證治特點,指點了門徑。全書由博返約,執(zhí)簡馭繁,且提綱挈領,條分縷析,對中醫(yī)婦產醫(yī)學臨床辨證,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實為當前從事中醫(yī)臨床婦產醫(yī)學工作者的必讀之書。
卷一 月經門
經論女子月事屬太沖脈盛
經論女子血海屬于少陰一經
經論女子經水溫寒與天地相應
女子月事本血室以時而下論
女子月經本任沖二脈血海有余論
女子月事本任督二脈血海之滿論
婦人月水本于四經論
女子天癸之至名月信論
女子月經非天癸之辨論
男女精血本五味之秀實論
婦人經血屬心脾所統(tǒng)論
婦人經血生于水谷之精氣淪
婦人月水與乳俱脾胃所生論
女子經不調由合之非時論
經不調由陰陽盛衰所致論
經候不調有陰陽相勝論
經不調屬風冷乘虛客胞中論
月水不調屬風冷之邪搏血論
月經不調屬憂思郁怒所致論
經水不調有先后多少乏分
經行先期后期有血熱血虛之分
月經過期不及期為有火無火論
月經紫黑屬熱非寒論
經黑屬風寒外乘當辨脈證
經水辨色有氣虛血熱痰多之分
經水辨色用藥之法
經論月水來腹痛屬子門有寒
經行腹痛屬風冷客于胞紹
經行腹痛屬寒濕搏于沖任
經行腹痛屬于血澀
經行腹痛屬于氣滯
經行腹痛宜調氣
經行體痛屬于血氣不足
經水過后腹痛屬于氣血兩虛
經行潮熱有內傷外感虛實之分
經行客熱屬于體虛外熱之加
經行后發(fā)熱目暗屬血虛
經行泄瀉屬于脾虛多濕
經行白帶屬陽虛陷下
經論女子月事不來屬于胞脈閉
經論女子不月屬二陽之病
女子不月屬心脾病宜治心火養(yǎng)脾血
女子不月屬腸胃病及于心脾論
女子不月屬胃病不能運化水谷論
女子不月屬胃無生化之原論
女子不月屬心脾少血論
女子不月屬氣郁不暢論
女子不月屬心脾胃三經受病論
婦人經閉屬虛積冷結氣
婦人經閉屬風冷客孫胞門
婦人月水不通屬津液減耗
婦人經閉屬火熱有上中下三焦之分
婦人經閉屬積痰礙滯
婦人經閉屬痰塞胞門
婦人經閉屬污血凝滯胞門
女子不月為血滯屬心氣不通
月事不來屬胞脈閉心氣不下通
婦人經閉本執(zhí)著屬于血虛氣結
婦人經閉屬于肝勞血傷
婦人經閉屬心血虧腎水涸論
婦人經閉屬于心事不足
思慮傷脾論
……
卷二 嗣育門
卷三 胎前證上
卷四 胎前證下
卷五 產后證上
卷六 產后證下
卷七 崩帶門
卷八 雜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