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引進自 WILEY 出版社,是一部重點面向兒童心臟病專業(yè)人員、臨床一線住院醫(yī)師和基層兒科醫(yī)師的臨床指導用書。全書共 12 章,先介紹了兒童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方法、相關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然后就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分類和病理生理學,以及常見先天性心臟病和罕見類型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識別和診療等進行了詳細講解,并針對新生兒期心血管系統(tǒng)病理生理學特征、兒童獲得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專題進行了重點介紹。此外,書中還對影響兒童心血管系統(tǒng)的生活方式及如何預防兒童心臟病進行了闡述。本書言簡意賅、便于查閱,可為當前兒童心血管疾病相關人員提升疾病早期識別能力和整體診療思維提供有益幫助,特別適合一線和基層兒科醫(yī)生借鑒參考。
《Moller兒童心臟病學精要》是一部深入淺出的專業(yè)著作,為兒科醫(yī)生和心臟病專家提供了兒童心血管疾病的全面認識。它不僅涵蓋了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的豐富內容,還詳細介紹了兒童心臟病的診斷方法和治療策略,是醫(yī)學專業(yè)人士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選擇這本書,為您的小患者提供更精準的醫(yī)療服務,共同開啟兒童心臟健康新篇章。
譯者前言
兒童心血管疾病,不論是先天性畸形,還是獲得性病變,均嚴重危害兒童自身健康和家庭生活質量。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針對兒童心臟病的診療手段和效果越來越好。過去一些極具挑戰(zhàn)的疾病,如大動脈轉位、主動脈弓中斷合并心內畸形等,已經成為外科醫(yī)生的常規(guī)手術。另外,一些以前需要在體外循環(huán)輔助下的心內直視手術,現在也可以通過簡單的介入方法取得更加優(yōu)良的治療效果。與此相伴的是,許多亞專業(yè)越來越細化,除傳統(tǒng)或經典的治療技術外,兒童心臟病介入治療、微創(chuàng)治療、機械輔助、生物療法等應用日益廣泛,相關的專著也層出不窮。隨著信息化和電子資源的不斷加持,知識似乎在不斷“精細化”“碎片化”。但是,兒童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病理生理、血流動力學、臨床表現等基礎知識并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對需要了解兒童心血管疾病的醫(yī)務工作者來說,一本系統(tǒng)的關于心臟病基本理論、病史癥狀和體檢、基本檢查手段的參考書,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非常必要的。
本書是一部具有 50 余年歷史的經典兒童心血管疾病診治專著,由國際知名的權威專家編撰和修訂,深受歐美國家兒科心血管疾病醫(yī)師歡迎。更為重要的是,作者們與時俱進,圍繞兒童心血管疾病領域不斷涌現的新觀念、新技術及時推出新的版本。由Walter H. Johnson, Jr. 和 Camden L. Hebson 主編的全新第 4 版于 2023 年面世。2023 年 4 月,我偶然閱讀了該書,認為本書非常注重疾病早期識別能力和整體診療思維訓練,密切結合臨床實際,具有語言精練、重點突出、實用性強、便于查閱等鮮明特色。所以,產生了要將該書推薦給國內兒童心臟病專業(yè)人員,尤其臨床一線的住院醫(yī)生、基層兒科醫(yī)師的想法,希望為他們提供一本極富實用性和參考價值的臨床指導用書。
本書的譯校者均為先天性心臟病外科、兒童心血管內科、兒童心臟重癥監(jiān)護、胎兒醫(yī)學等臨床經驗豐富的醫(yī)師,翻譯過程中始終遵循“信”“達”“雅”標準。為了使該書與國內讀者盡早見面,翻譯團隊在完成繁重臨床工作之余堅持譯校,他們的工作非常值得肯定。但由于中外術語規(guī)范及語言表述習慣有所不同,書中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予以批評指正。本書出版過程中,得到了 WILEY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及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Walter H.Johnson,醫(yī)學博士,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阿拉巴馬先天性心臟病中心小兒心臟病科兒科教授。
邢泉生,青島婦女兒童醫(yī)院(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院)?黨委書記、院長,青島市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書記,主任醫(yī)師,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人文醫(yī)學榮譽獎、全國衛(wèi)生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青島市拔尖人才等稱號。
目? 錄
第 1 章 兒童心臟病診斷方法
一、病史
二、體格檢查
三、輔助檢查
第 2 章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相關遺傳及環(huán)境因素
一、與母體相關
二、藥物和其他暴露
三、染色體非整倍體綜合征
四、特殊細胞遺傳學技術檢出的染色體異常綜合征
五、其他伴有家族聚集性的綜合征
六、臨床遺傳評估
第 3 章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分類與生理學
一、病理生理學
二、臨床相關性
第 4 章 左向右分流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一、心室或大血管水平分流
二、室間隔缺損
三、動脈導管未閉
四、房間隔缺損
五、房室間隔缺損
第 5 章 兒童血流梗阻性心臟病
一、主動脈縮窄
二、主動脈瓣狹窄
三、肺動脈瓣狹窄
第 6 章 右向左分流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一、體肺循環(huán)混合(發(fā)紺并肺血多)型先天性心臟病
二、發(fā)紺并肺血少型先天性心臟病
第 7 章 少見類型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一、先天性矯正性大血管 / 動脈轉位
二、心臟異位
三、內臟異位綜合征
四、血管環(huán)
五、血管(肺動脈)吊帶
第 8 章 新生兒特有心臟病
一、新生兒生理學
二、新生兒期心臟病
第 9 章 兒童獲得性心臟病
一、川崎病
二、風濕熱
三、心肌病
四、感染性心內膜炎
五、馬方綜合征
六、二尖瓣脫垂
七、心包炎
第 10 章 兒童心率與傳導異常
一、心率的改變
二、傳導障礙
三、快速性心律失常診斷與管理的一般原則
第 11 章 兒童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病理生理學
二、藥物治療
三、明確診斷和管理
第 12 章 健康生活方式與兒童心臟病的預防
一、心臟正常兒童的預防措施
二、患有心臟病的兒童和年輕人的問題
第 1 章? 兒童心臟病診斷方法
本章提供的大部分信息適合于年齡較大的嬰兒和兒童。新生兒的診斷更為困難,由于患兒病情嚴重,需要立即診斷并及時治療,在這個年齡組,超聲心動圖通常是最初的診斷方法。本書第 8章討論了新生兒治療面臨的獨特挑戰(zhàn)。病史和體格檢查是診斷心臟病的基石。除病史和體格檢查外,還可采用多種其他診斷技術。每一種技術可以從心血管系統(tǒng)的不同方面進行觀察,綜合所獲得的數據,可對患者病情做出準確的評估。
一、病史
(一)心血管病史采集的一般原則對心血管異常的懷疑最初可能是由特定的癥狀引起的,但更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發(fā)現心臟雜音。許多心臟異常的患兒沒有癥狀,因為這種畸形多不會導致嚴重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即使有嚴重的心臟問題,患兒也可能沒有癥狀,因為心肌能夠較好地代償血流動力學改變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加蓄愃萍膊〉某扇丝赡苡捎诤喜⒐跔顒用}疾病或心肌纖維化而出現癥狀。在獲取疑似心臟病患兒的病史時,需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可以提示診斷的線索、嚴重程度的評估和疾病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