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世紀西方藝術心理學精粹
藝術心理學處在哲學美學與經驗美學的分野之處,包含意動心理學與內容心理學的辯證關系,這種內在的張力突出地表現(xiàn)為結構主義、功能主義、精神分析、行為主義、認知科學、人本主義等不同學派的更迭和消長,也造就了一個根本的二難選擇:究竟應當研究藝術作品或活動的固有形式屬性,還是要關注其與個體的聯(lián)系以及個體的經驗意義?本文匯編的21篇論文從不同的角度指向了同一個答案:對于藝術的解釋需要兩條路徑的有機結合。這不僅是方法層面的簡單相加,而是根源于藝術的本質,因為藝術的創(chuàng)作、欣賞和傳播既是抽象而精微的精神活動,也是最普遍且多樣的實踐活動,藝術作品只有置于特定的歷史和文化語境之中,經過個體與作品的互動才能發(fā)揮作用,進而得到研究和解釋。在經歷了一個半世紀的發(fā)展之后,藝術心理學的當代挑戰(zhàn)就是如何融合兩條路徑,建立一個具有一致性的模型,可以兼容容納世界與個體的動態(tài)屬性,趨近精確且豐富的目標。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