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熟作家的精彩作品。凌仕江浸淫文壇多年,甫一出道就交出亮眼答卷,他的作品常常能夠觸動人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學界和讀者中都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2.本書收錄的作品主題集中,分類明確,具有閱讀趣味導向的多樣性。《微塵大地》收錄了作家凌仕江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散文四十篇,分為隱谷秘史錦瑟筆記花樹箴言紙上流云四輯,每輯十篇,以故鄉(xiāng)城市花樹行旅為主題,涵蓋歷史、現(xiàn)實、人性、哲思等多個方面,提供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選擇。其中無論是宏大的敘事還是平凡的生活細節(jié),都可見作者駕輕就熟的文字功底。
3.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與流暢且富有詩意的語言。《微塵大地》是作者半生寫作的結(jié)晶,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文字流暢而富有詩意。作者通過故事探討人性、社會、命運等宏大主題,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出復雜的情感和思想,引發(fā)讀者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
4.細膩的心理描寫與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凌仕江擅長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來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出對人性、人生的深刻洞察;通過角色的行為和選擇揭示人性的復雜性和多面性,深入挖掘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和共情。
5.封面設計優(yōu)雅大氣,與內(nèi)文絲絲相扣。《微塵大地》以簡潔大氣的平裝雙封面,灰藍黃的和諧配色,簡約線條,構(gòu)筑和隱喻廣袤的星空以及人的精神寰宇,封面上的白色微塵與藍色山脈、黃色的人間煙火以靈動筆觸描繪出書中世界的輪廓,宛如書中內(nèi)容的微縮宇宙,精準捕捉全書在大地上行走的氛圍,每一處細節(jié)都為內(nèi)容量身定制,設計精妙,引領讀者無縫穿梭于書頁之間。
編輯推薦
凌仕江的作品如同一幅細膩的情感畫卷,以其獨特的筆觸勾勒出人性的深邃與復雜。
他的文字流暢而富有詩意,仿佛在讀者耳邊低語,帶領我們走進一個個充滿張力與思考的文學世界。
自序
在大地上找尋自己的影子
我不知一個人在大地上走了多遠,回頭眼里盡是蒼茫,唯有命運轉(zhuǎn)折處的喜馬拉雅,屹立在世界高處,看著我漸行漸遠。
走出喜馬拉雅,我并沒有回到田園將蕪的故鄉(xiāng),也沒有去往遠方的福祉,而是像一朵雪花落在喜馬拉雅的后花園西南平原。一朵雪花要經(jīng)受怎樣的煉獄,才能不被多元化的信息覆蓋和融化?一個人要抱守零下幾攝氏度的西嶺雪山,才能清醒背對一場雪崩的轟鳴巨響而獨善其身?
西南平原,大地蔥郁,生態(tài)繁榮,浸潤人心。
面對世界之大,我常常問自己身在何處。因為樓群跨越式的瘋長與道路網(wǎng)狀式的延伸,這里已看不見故鄉(xiāng)的金色麥田。但這里離故鄉(xiāng)只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不堵車的情況下,大半天就可以完成一次往返。
遺憾的是,故鄉(xiāng)一路的叮嚀越來越大隱于市。
在這里,我試圖找尋那些失散的蛙鳴與蟬聲,以及筍子尖上的竹象;我邂逅喜馬拉雅后花園綻放的晚櫻、木芙蓉、凌霄花、風信子、曼陀羅、七里香、百合、蠟梅等花草,它們給了失散者的找尋以莫大的喜悅與安慰,原來童年那些樸素的生態(tài)伙伴并沒有消失,我聽見花鳥蟲獸與自然的神秘對話,與人共情的大地芬芳,有的甚至如同鄉(xiāng)愁,跟隨我的筆尖,寄居于城市隔壁的昭覺寺或三圣花鄉(xiāng)。
西南平原,離喜馬拉雅并不遙遠。青藏鐵路從這里出發(fā),不久的將來,川藏鐵路也將從這里出發(fā),為更多返回喜馬拉雅的人提速再提速。來自喜馬拉雅的人,都愿意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后花園。
這里既有身心平衡的閑適,也有精神層面的構(gòu)筑,更有自然美學生活的文化營養(yǎng)。
我常常從這里返回故鄉(xiāng),也從這里出發(fā),去往別人的故鄉(xiāng)。我在這里停下來思考中年的困境,書寫一個個離我而去的人間詞語。在向內(nèi)開掘的文本敘事里,所有詞語如同披上一件件衣裳般的往事,在時間的生命年輪里,反哺一個人在大地上尋覓自然、親近自然、見識自然的冷暖。有時,它們就像街道上消失的雜志鋪,承載著光陰投射大地的思想與記憶。而許多時候,人,不過是雜志里翻過的某一頁時光,隨著大地上雜志鋪的消失,我們的生活隨之改變,更多人成了雜志里的空白格。這世界太多的人和事,面對滾滾紅塵,都容易成為記憶里的空白,有時拾起一個標點符號,也是對時代的紀念與緬懷。
大地,意味著敘事的開放,不為散文邊界所束縛;而微塵則是自然浸潤生命的卑微,是一種氣質(zhì)的養(yǎng)成。
這些文字,誕生于喜馬拉雅身后的西南平原,它們源自豐富的自然寫作資源,往前一步依稀可見故鄉(xiāng)胎記所殘留并蛻變的隱谷秘史;它們像老樹上的蜂包或蟲眼,容易在丘陵地帶的梅雨天滋生與腐爛,讓人窺見人性深處鮮亮的雀斑與腐朽的豹紋;它們跟隨我出發(fā)與歸來,如大地上抖落的一粒塵埃,成為我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養(yǎng)分。
在萬物更替、自然輪回的大地之上,人的過往經(jīng)歷渺小如塵,好在忠于觀察與敘述的個人,從沒忘記大地上自己的影子,以內(nèi)省和明亮的寫作姿態(tài),記下這些或長或短的卑微事物,致敬大地喚醒的悲涼與溫暖!
2024年10月15日于藏朵舍
凌仕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一級作家。魯迅文學院第九屆高級作家班學員,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全委會委員。被譽為用靈魂貼著西藏地平線獨語的寫作者。
代表作有《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藍》《飄過西藏上空的云朵》《說好一起去西藏》《天空坐滿了石頭》《西藏時間》《藏地孤旅》《螞蟻搬家要落雨》等。
曾獲第四屆冰心散文獎、第六屆老舍散文獎、《人民文學》游記獎、首屆絲路散文獎、第十屆四川文學獎。多篇作品入選全國高考及不同省市語文考卷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