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是第一部中國詩論著作,齊梁時代鐘嶸所著。《詩品》對自漢迄齊梁一百二十多位詩人分上、中、下三品進行品評,對詩人及其源流、體制,深從六藝溯流別,故思深而意遠。其中的詩學史觀、詩歌發(fā)生論、詩歌本質(zhì)論、詩體論、創(chuàng)作論、詩歌美學,以及《詩品》的比較批評法、歷史批評法、摘句批評法、本事批評法等,都垂遠百世,沾溉后人;對中國文學理論、詩歌理論,以及日本和歌理論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具有奠基詩學的意義!对娖饭{注》以現(xiàn)存最早的元刊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書考索》本《詩品》為底本,參校明正德以后海內(nèi)外所存五十余種版本,?弊衷~糾正錯訛,注釋典故旁征博引,精切詳贍;箋說細讀文本,對文中所見之批評方法進行理論總結(jié);詩例列舉詩歌原文,使理論與創(chuàng)作關(guān)聯(lián),詩歌與品評互釋。本書既是注釋之書,亦可視為研究之書。
前 言
一
鐘嶸(約468518),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七世祖鐘雅為晉侍中,因保護晉元帝渡江有功,加廣武將軍。父鐘蹈為南齊中軍參軍。
鐘嶸于齊永明三年(485)入國子學,在學期間,因好學,有思理,明《周易》,得到國子祭酒王儉的賞識,薦為本州秀才。齊建武(494498)初年步入仕途,起家為南康王蕭子琳侍郎;蕭子琳被殺,改任撫軍行參軍,出為安國令。永元三年(501),又改任司徒行參軍。蕭衍代齊建梁,鐘嶸為中軍臨川王行參軍。蕭元簡被封為衡陽王,出任會稽太守,引鐘嶸為寧朔記室,專掌文翰。后改梁晉安王蕭綱記室,卒于官。
鐘嶸出身潁川世族,兄鐘岏,著《良吏傳》;弟鐘嶼,曾編輯類書《遍略》,有魏晉以來學在家族的著述傳統(tǒng),祖上對《周易》的研究,成為家學的特色。清晰的思理,《周易》數(shù)字的結(jié)構(gòu),詩學上的切磋磨礪,孜孜不倦,這些因素合起來,使鐘嶸撰述出思深而意遠,深從六藝溯流別(章學誠語)的我國第一部詩學著作《詩品》。作為百代詩話之祖,與同時代劉勰的《文心雕龍》,堪稱六朝文學批評史上的雙璧。
二
鐘嶸是一個有個性、有理想的詩學批評家。他異于凡俗的個性,獨特的詩學理想和精彩的批評方法,都是中國詩學史上重要的財富。這些觀念和理想,既屬于他自己,也屬于他的時代。是他對時代精神、詩學傳統(tǒng)、審美理想合乎邏輯的繼承和發(fā)展。
鐘嶸的文學觀念及詩學理想,主要表現(xiàn)在《詩品》的詩歌發(fā)生論、本質(zhì)論、詩體論、創(chuàng)作論等方面,表現(xiàn)在他具體的品評之中。
……
三
與鐘嶸詩學理想同樣重要的是他的批評實踐,及在實踐中運用的批評方法。
從理論與批評的分野來看,《詩品》既是一部詩學理論著作,又是一部詩學批評著作,這就把文學批評的廣、狹二義融為一體,既使詩學理論是批評實踐的升華和總結(jié),又使具體的批評受理論指導,成為詩學理論坐標上的交叉點。
鐘嶸非常重視批評的方法,他把批評方法、批評目的和批評效果視為整體。前人的批評著作所以有缺陷,正在于不注意方法。
......
鐘嶸(約468年約518年),字仲偉,中國南朝文學批評家。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市)人,魏晉名門潁川鐘氏之后。齊代官至司徒行參軍。入梁,歷任中軍臨川王行參軍、西中郎將晉安王記室。梁武帝天監(jiān)十四年(515)前后,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寫成詩歌評論專著《詩品》。
曹旭,1947年生,江蘇金壇人,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導,作家,文學博士。全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全國索引學會常務理事、上海海峽兩岸學術(shù)文化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古代文論學會、上海古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同時是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中國作家協(xié)會散文作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