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檢測是食品工業(yè)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食品工業(yè)發(fā)展水平。食品無損檢測課是一門應用型課程, 包含了常用的光、 聲、 電、 磁檢測技術和新型生物傳感檢測技術的介紹。 食品無損檢測課程注重理論與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 培養(yǎng)學生在掌握原理的基礎上將技術應用于實際生產(chǎn)。
無損檢測技術能在不破壞被測對象、 無需預處理的情況下, 獲取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是食品檢測領域的 朝陽技術, 由于其具有客觀、 快速、 易于在線檢測等技術優(yōu)勢, 已成為食品加工業(yè)走向信息化、 食品裝備業(yè)走向智能化的重要技術保障。 食品無損檢測技術的發(fā)展十分迅速, 國際上在這方面的研究開發(fā)工作日新月異, 食品無損檢測的內容和方法在不斷擴展和更新。 為此, 本書編寫組邀請國內從事該領域研究和教學的人員, 結合自身多年的科研成果和教學經(jīng)驗, 編著 《食品無損檢測技術》 一書, 以便于本領域人員對這些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理解和應用, 促進我國食品無損檢測科研水平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同時本書也是 食品無損檢測技術 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的配套教材。
本書共 16 章, 從光學到聲學, 從電學到核磁共振, 從 X 射線到生物傳感器等, 一一介紹大量不同原理的無損檢測傳感技術。 一些處于實驗室轉化到應用階段的傳感器和裝置也將得到詳細介紹。 第一至三章由鄒小波、 李艷肖、 歐陽琴、 孫力編寫, 第四、 五章由郭志明、 王佳華、 鄒小波、 孫宗保、 申婷婷編寫, 第六章由楊增玲、 郭志明、 鄒小波編寫, 第七章由孫立、 李志華編寫, 第八章由謝麗娟編寫, 第九章由石吉勇編寫, 第十章由田師一、 李志華編寫, 第十一章由黃曉瑋、 翟曉東編寫, 第十二章由姜松、 李艷肖、 張迪編寫, 第十三章由徐藝偉、 張文編寫, 第十四章由張新愛、 鄒小波編寫, 第十五章由鄒小波、 翟曉東編寫, 第十六章由石吉勇、 鄒小波編寫。 全書由鄒小波負責統(tǒng)稿。
本書以檢測技術和方法, 而不是以檢測對象來進行章節(jié)的組織, 全書內容豐富、 知識系統(tǒng), 涉及多種技術手段, 體現(xiàn)多種學科的交叉。 另外, 本書幾乎涉及食品無損檢測的各個方面、 各種技術手段, 并能反映先進的檢測手段和新的檢測方法, 作為高等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yè)教材的同時還可以作為外專業(yè)技術參考書。 書中介紹的大量實例, 也大多基于各位編著者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論文, 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和很強的實用價值, 很多內容是第一次和讀者見面。 編者的這些思考能否得到讀者們的認可還要通過實踐來檢驗。
本書內容涉及多個學科, 知識面廣, 內容繁雜多樣, 由于個人知識的局限性, 書中有疏漏和錯誤在所難免, 衷心希望同行和讀者不吝指正。
第1章 緒 論
第1節(jié) 食品無損檢測技術
第二節(jié) 發(fā)展趨勢
第二章 光與紫外可見光譜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光與光譜
第二節(jié) 電子躍遷
第三節(jié) 紫外-可見光譜檢測技術
第四節(jié)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第三章 計算機視覺技術
第1節(jié) 計算機視覺技術及應用概況
第二節(jié) 計算機視覺的圖像處理技術
第三節(jié) 計算機視覺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第四章 近紅外光譜技術
第1節(jié)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概述
第二節(jié) 化學計量學方法與建模流程
第三節(jié)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
第五章 拉曼光譜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拉曼光譜檢測技術概述
第二節(jié) 拉曼光譜檢測技術原理及系統(tǒng)組成
第三節(jié) 拉曼光譜成像技術原理及系統(tǒng)組成
第四節(jié) 拉曼光譜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第六章 光譜成像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光譜成像檢測技術簡介
第二節(jié) 近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及其應用
第三節(jié) 顯微光譜成像技術及其應用
第七章 X 射線、 LIBS 與微波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X 射線技術
第二節(jié) LIBS 分析技術
第三節(jié) 微波分析技術
第八章 太赫茲波譜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太赫茲波譜檢測技術原理與特點
第二節(jié) 太赫茲波譜檢測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太赫茲波譜檢測關鍵技術
第四節(jié) 太赫茲波譜檢測技術在無損檢測中的應用
第九章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技術
第1節(jié)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技術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質子核磁共振譜
第三節(jié) 碳的核磁共振譜
第四節(jié)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技術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
第十章 人工嗅覺、人工味覺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人工嗅覺、人工味覺檢測技術概述
第二節(jié) 人工嗅覺、人工味覺的傳感器陣列及模式識別
第三節(jié) 人工嗅覺、人工味覺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第十一章 氣味可視化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氣味可視化技術
第二節(jié) 氣味可視化技術與指示膜技術
第十二章 食品聲學和力學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食品的聲學檢測技術
第二節(jié) 食品的力學檢測技術
第十三章 電化學技術
第1節(jié) 電化學技術概述
第二節(jié) 電化學儀器
第三節(jié) 電化學定量分析方法
第四節(jié) 電化學分析技術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
第十四章 納米探針和生物芯片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納米探針檢測技術
第二節(jié) 生物芯片的概念及歷史沿革
第三節(jié) 生物芯片主要類型
第四節(jié) 生物樣品處理與芯片雜交
第五節(jié) 生物芯片及自動化儀器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第十五章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檢測技術
第1節(jié)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檢測原理
第二節(jié)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數(shù)據(jù)處理
第三節(jié)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檢測技術在農產(chǎn)品品質評定中的應用
第十六章 無損檢測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
第1節(jié) 無損檢測數(shù)據(jù)預處理
第二節(jié) 模式識別技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