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是金觀濤與華國凡合著的一部跨學科作品。本書以控制論為核心,融合系統(tǒng)論、信息論等多學科知識,深入探討了科學方法論的相關內容。全書通過大量生動的中外經典實例,詳細闡述了控制、反饋、信息、思維、系統(tǒng)、黑箱等關鍵概念及其在各領域的應用。該書為讀者提供了全新的思維視角,啟發(fā)讀者用正確可行的科學觀指導并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新增作者序,啟發(fā)讀者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浪潮中,用科學的方式控制我們的航向
這是一部深刻探討控制論和科學方法論在現(xiàn)代社會中應用的經典入門之作,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手抄本和油印本形式流傳以來,一直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影響了無數讀者。時隔40年,經過作者重新修訂和增補,全新版本在人工智能時代再次出發(fā)。從控制論的基本概念到復雜系統(tǒng)的演化,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論工具,幫助我們在面對復雜問題時找到解決之道。
- 當控制論遇上科學方法論,一場重塑思維的知識風暴來襲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人人都渴望擁有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能在復雜的信息海洋中精準導航,輕松解決各類難題。《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融合多學科前沿理論,從控制論、系統(tǒng)論、信息論的獨特視角出發(fā),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易懂實用的智慧,讓你在閱讀中輕松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 金鑰匙。無論是科學研究的前沿問題,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瑣碎難題,這本書都能為你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它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激發(fā)你獨立思考、拓展認知邊界的催化劑。
- 旁征博引、深入淺出,不僅是一本科學著作,更是一部啟發(fā)思維的哲學經典
以科學史的審慎視角與新世代的讀者達成對話,進一步深化科學精神在當代的重要性。作者不僅闡述了基本理論,還涉及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醫(yī)學、經濟學、社會學等交叉學科,通過豐富的實例和通俗的語言展示了控制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將其與中國古典哲學相結合,凸顯科學與人文的深刻聯(lián)系、科學精神與傳統(tǒng)文化的完美交融,引導讀者探索知識的全貌,激發(fā)讀者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金觀濤、[美]華國凡著
金觀濤,現(xiàn)任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名譽研究員。主要著作有《消失的真實:現(xiàn)代社會的思想困境》《真實與虛擬:后真相時代的哲學》《軸心文明與現(xiàn)代社會:探索大歷史的結構》等。
[美]華國凡,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曾任教于杭州大學。
2025年版序言
1988年臺灣版序
1983年版序
第一章 控制和反饋
1.1 可能性空間
1.2 人通過選擇改造世界
1.3 控制能力
1.4 隨機控制
1.5 有記憶的控制
1.6 共軛控制
1.7 負反饋調節(jié)
1.8 負反饋如何擴大了控制能力
1.9 正反饋與惡性循環(huán)
第二章 信息、思維和組織
2.1 什么是知道
2.2 信息的傳遞
2.3 信息是一種客體嗎
2.4 通道容量
2.5 濾波:去偽存真的研究
2.6 信息的儲存
2.7 信息加工和思維
2.8信息和組織
第三章 系統(tǒng)及其演化
3.1 系統(tǒng)研究方法中的因果聯(lián)系
3.2 相對孤立系統(tǒng)
3.3 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結構
3.4 穩(wěn)態(tài)結構和預言
3.5 均勻和穩(wěn)定
3.6 不穩(wěn)定和周期性振蕩
3.7 超穩(wěn)定系統(tǒng)
3.8 系統(tǒng)的演化
3.9 系統(tǒng)的崩潰:自繁殖現(xiàn)象
3.10 自組織系統(tǒng)
3.11 智力放大與超級放大器
第四章 質變的數學模型
4.1 哲學家和數字家共同的難題
4.2 質變可以通過飛躍和漸變兩種方式實現(xiàn)
4.3 事物為什么具有確定的性質
4.4 穩(wěn)定機制:穩(wěn)態(tài)結構的數學表達
4.5 事物性質的不變、漸變和突變
4.6 怎樣判別飛躍
4.7 飛躍和漸變的條件
4.8 節(jié)點:蝴蝶、燕尾及其他
4.9 矯枉必須過正嗎
4.10 極端共存
4.11 共同的使命
第五章 黑箱認識論
5.1 認識對象和黑箱
5.2 認識論模式
5.3 可觀察變量和可控制變量的限制
5.4 理論的清晰性
5.5 模型逼近客觀真理的速度
5.6 反饋過度
5.7 可判定條件
5.8 科學和人
附錄 關于12個乒乓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