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實習》是普通高等教育“新工科”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教材,內(nèi)容包括:金工實習課程的相關知識,工程材料基礎知識,金屬切削加工原理,各種傳統(tǒng)機械加工工藝(鑄造、焊接、鍛壓、金屬熱處理等熱加工,鉗工、車削、銑削、刨削、磨削等冷加工)的原理、設備、實踐操作,現(xiàn)代制造技術如數(shù)控車、數(shù)控銑、加工中心加工、特種加工和增材制造技術等。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本科和高職機械類、近機械類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工程訓練的輔助參考書。
第一篇 金工實習基礎
第1章 概論 1
1.1 金工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1
1.1.1 金工實習的目的 1
1.1.2 金工實習的任務 2
1.2 金工實習的內(nèi)容及有關規(guī)定 2
1.2.1 金工實習的主要內(nèi)容 2
1.2.2 金工實習的有關規(guī)定 8
1.2.3 金工實習的注意事項 8
第2章 工程材料基礎 9
2.1 工程材料概述 9
2.2 工程用金屬材料 9
2.2.1 碳鋼 11
2.2.2 合金鋼 12
2.2.3 鑄鐵 16
2.2.4 非鐵金屬材料 18
第二篇 熱機械加工
第3章 鑄造 21
3.1 概述 21
3.1.1 鑄造的分類 21
3.1.2 鑄造的特點 23
3.2 鑄型 23
3.2.1 鑄型的組成 23
3.2.2 造型(芯)材料 24
3.2.3 型(芯)砂的性能要求 25
3.2.4 型(芯)砂的制備 27
3.2.5 模樣與芯盒 27
3.2.6 造型 28
3.2.7 造芯 35
3.2.8 澆注系統(tǒng) 37
3.2.9 冒口與冷鐵 38
3.3 合金的熔煉與澆注 39
3.3.1 鑄造合金種類 39
3.3.2 鑄鐵的熔煉 40
3.3.3 澆注工藝 42
第4章 焊接 44
4.1 概述 44
4.1.1 焊接的分類、特點及應用 44
4.1.2 焊接生產(chǎn)的安全技術 45
4.2 手工電弧焊 48
4.2.1 電弧焊的原理 48
4.2.2 焊接設備與工具 49
4.2.3 焊條 52
4.2.4 焊接接頭形式、坡口形式及焊接位置 55
4.2.5 焊接工藝參數(shù) 58
4.2.6 焊接過程及基本操作 60
4.3 氣焊與氣割 64
4.3.1 氣焊 64
4.3.2 氣割 69
4.3.3 氣焊、氣割的基本操作技術 72
4.3.4 氣焊與氣割的安全特點 75
第5章 鍛壓 77
5.1 鍛壓概述 77
5.1.1 鍛造及其分類 77
5.1.2 沖壓 78
5.2 金屬的加熱與鍛件的冷卻 78
5.3 鋼的鍛前加熱 80
5.4 自由鍛造 80
5.4.1 自由鍛工具與設備 80
5.4.2 自由鍛造的基本工序 83
第6章 金屬熱處理 90
6.1 概述 90
6.2 常用的熱處理設備 92
6.2.1 加熱設備 92
6.2.2 冷卻設備 93
6.2.3 控溫儀表 93
6.3 鋼的熱處理原理 93
6.3.1 鋼的熱處理概述 93
6.3.2 鋼在加熱時的轉(zhuǎn)變 94
6.3.3 鋼在冷卻時的轉(zhuǎn)變 96
6.4 鋼的熱處理工藝 98
6.4.1 鋼的整體熱處理 98
6.4.2 鋼的表面熱處理 104
6.4.3 其他熱處理 106
第三篇 冷機械加工
第7章 金屬切削加工基礎 108
7.1 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 108
7.1.1 切削運動 108
7.1.2 切削加工過程中的工件表面 109
7.1.3 切削用量及選用 110
7.1.4 基準 111
7.2 刀具 111
7.2.1 刀具材料 111
7.2.2 刀具結(jié)構(gòu) 114
7.2.3 刀具的刃磨 116
7.3 金屬切削加工質(zhì)量 117
7.3.1 加工精度 117
7.3.2 表面粗糙度 118
第8章 鉗工加工 119
8.1 概述 119
8.2 劃線 121
8.2.1 劃線的作用和種類 121
8.2.2 劃線工具 121
8.2.3 劃線基準的選擇 124
8.2.4 劃線步驟 124
8.2.5 基本線條的劃法 125
8.3 鋸削 127
8.3.1 鋸削的作用 127
8.3.2 鋸削的工具 128
8.3.3 鋸削的操作 129
8.3.4 鋸削的應用 131
8.4 銼削 132
8.4.1 銼刀的構(gòu)造和種類 132
8.4.2 銼刀的選擇 133
8.4.3 銼削操作 134
8.4.4 銼削方法 135
8.4.5 銼削質(zhì)量與質(zhì)量檢查 137
8.4.6 銼削注意事項 138
第9章 車削加工 139
9.1 概述 139
9.1.1 車削加工工藝過程 140
9.1.2 切削液的選擇 140
9.2 車床 140
9.2.1 車床的種類和型號 140
9.2.2 C6132型車床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143
9.2.3 臥式車床的組成與傳動 145
9.3 車床附件及工件的安裝 147
9.3.1 三爪自定心卡盤 149
9.3.2 四爪單動卡盤 150
9.3.3 頂尖 151
9.3.4 心軸 154
9.3.5 中心架和跟刀架 154
9.3.6 花盤、彎板 156
9.4 車床操作要點 157
9.4.1 刻度盤及其手柄的使用 157
9.4.2 車削步驟 158
9.4.3 粗車和精車 158
9.4.4 車床安全操作規(guī)程 159
9.4.5 車削質(zhì)量檢驗 160
第10章 銑削加工 163
10.1 銑削加工概述 163
10.1.1 銑削加工的范圍及特點 163
10.1.2 銑削運動和銑削用量 164
10.2 銑床 164
10.2.1 銑床的種類和型號 164
10.2.2 升降臺式銑床 166
10.2.3 龍門銑床 167
10.2.4 圓臺銑床 167
10.3 銑床附件及工件的安裝 168
10.3.1 銑床附件 168
10.3.2 工件的安裝 172
10.4 銑削工藝 173
10.4.1 銑平面 173
10.4.2 銑斜面 176
10.4.3 銑溝槽 177
10.5 齒輪加工 178
10.5.1 成形法加工齒輪 178
10.5.2 展成法加工齒輪 179
第11章 刨削加工 183
11.1 刨削加工概述 183
11.2 刨床 184
11.2.1 牛頭刨床 184
11.2.2 龍門刨床 188
11.2.3 插床 189
11.3 刨刀及刨削工藝 190
11.3.1 刨刀 190
11.3.2 刨削工藝 191
第12章 磨削加工 194
12.1 磨削加工概述 194
12.1.1 磨削運動與磨削用量 194
12.1.2 磨削特點及加工范圍 195
12.2 磨床 195
12.2.1 外圓磨床 196
12.2.2 內(nèi)圓磨床 198
12.2.3 平面磨床 198
12.2.4 無心磨床 200
12.3 砂輪 200
12.3.1 砂輪的組成和特性 200
12.3.2 砂輪的檢查、裝夾、平衡和修整 203
第四篇 現(xiàn)代制造技術
第13章 數(shù)控加工基礎知識 204
13.1 數(shù)控加工概述 204
13.1.1 數(shù)控技術及數(shù)控機床 204
13.1.2 數(shù)控機床加工的特點 205
13.1.3 數(shù)控加工的適用范圍 206
13.1.4 數(shù)控加工的重要性和發(fā)展趨勢 207
13.2 數(shù)控機床的基本概念 208
13.2.1 數(shù)控機床的組成 208
13.2.2 數(shù)控機床的基本結(jié)構(gòu)特征 209
13.2.3 數(shù)控機床的分類 210
13.3 數(shù)控機床的工作原理 213
第14章 數(shù)控車削加工 215
14.1 概述 215
14.1.1 數(shù)控車削的主要加工對象 215
14.1.2 數(shù)控車削加工工件的裝夾 215
14.1.3 選擇并確定數(shù)控加工的內(nèi)容 216
14.1.4 對零件圖進行數(shù)控加工工藝分析 216
14.1.5 數(shù)控車削加工工藝過程的擬定 217
14.2 數(shù)控車床 218
14.2.1 數(shù)控車床的分類 219
14.2.2 數(shù)控車床的結(jié)構(gòu) 219
14.2.3 數(shù)控車床的技術參數(shù) 220
14.3 數(shù)控車床編程 221
14.3.1 數(shù)控車床編程特點 221
14.3.2 數(shù)控車床編程規(guī)則 221
14.3.3 數(shù)控車床基本編程指令 225
第15章 數(shù)控銑削加工 233
15.1 概述 233
15.1.1 數(shù)控銑床的類型 233
15.1.2 數(shù)控銑床的結(jié)構(gòu)組成 235
15.1.3 鉆銑用刀具 236
15.1.4 數(shù)控銑床的加工工藝范圍 236
15.1.5 數(shù)控銑床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238
15.2 FANUC 0i數(shù)控系統(tǒng)操作說明 239
15.3 數(shù)控銑削加工工藝 240
15.3.1 零件圖樣尺寸的正確標注 241
15.3.2 統(tǒng)一內(nèi)壁圓弧的尺寸 241
15.3.3 切入點(進刀點)、切出點(退刀點)的 的確定 243
15.3.4 進刀、退刀方式的確定 243
15.3.5 逆銑、順銑的確定 244
15.3.6 分析零件的變形情況 245
15.3.7 零件的加工路線 247
15.4 數(shù)控銑床的基本操作 248
15.4.1 基本結(jié)構(gòu)與主要功能 248
15.4.2 機床的啟動和手動操作 248
15.4.3 數(shù)據(jù)設置 251
15.4.4 程序輸入與文件管理 255
15.4.5 程序運行 257
15.5 數(shù)控銑削編程 257
15.5.1 數(shù)控編程的概念及步驟 257
15.5.2 數(shù)控銑程序的一般格式 258
15.5.3 數(shù)控銑基本編程方法 261
15.5.4 固定循環(huán)功能 266
15.5.5 數(shù)控銑削加工綜合舉例 269
第16章 加工中心加工 274
16.1 加工中心介紹 274
16.1.1 概述 274
16.1.2 加工中心的組成 274
16.1.3 加工中心的特點 275
16.1.4 加工中心加工的主要對象 275
16.1.5 加工中心分類 275
16.1.6 加工中心的換刀過程 277
16.2 加工中心編程基礎 279
16.2.1 加工中心編程要點 279
16.2.2 加工中心基本編程方法 280
16.3 加工中心操作 281
16.3.1 加工中心操作方式 281
16.3.2 加工中心的操作步驟及內(nèi)容 282
16.4 數(shù)控加工中心編程實例 283
第五篇 先進制造技術
第17章 特種加工 288
17.1 概述 288
17.2 電火花加工 291
17.2.1 電火花加工的原理和設備組成 291
17.2.2 電火花加工的特點 293
17.2.3 電火花加工工藝方法分類 294
17.3 線切割加工 295
17.3.1 線切割加工的原理 295
17.3.2 線切割加工的特點 296
17.3.3 線切割加工的主要用途 297
第18章 增材制造 298
18.1 概述 298
18.2 分層實體制造技術(LOM) 299
18.3 立體光刻技術(SLA) 301
18.4 選擇性激光燒結(jié)技術(SLS) 302
18.5 熔融沉積制造技術(FDM) 305
18.6 選擇性激光熔融技術(SLM) 305
參考文獻 309
金工實習報告
工程材料基礎實習報告 313
鑄造實習報告 315
焊接實習報告 317
鍛壓實習報告 319
金屬熱處理實習報告 321
金屬切削加工基礎實習報告 323
鉗工實習報告 325
車削加工實習報告 327
銑削加工實習報告 329
刨削加工實習報告 331
磨削加工實習報告 333
數(shù)控加工基礎實習報告 336
數(shù)控車削加工實習報告 338
數(shù)控銑削加工實習報告 340
加工中心實習報告 342
特種加工實習報告 345
增材制造實習報告 347
實習總結(jié)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