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跨越心理學、社會學和神經科學領域,為我們揭開了妒忌這一復雜情感的神秘面紗。全書共九章,首先,采用社會認知的視角,深入分析了妒忌情緒是如何從個體與他人的比較中產生,以及這種比較是如何影響個體的自我評價和行為的,并進一步闡釋了妒忌在社會交往中的多種影響;其次,探討了妒忌情緒的神經基礎,通過fMRI和EEG等技術揭示妒忌激活的特定腦區(qū),以及這些腦區(qū)如何與情緒體驗、社會比較和決策相關聯(lián);最后,綜述了妒忌在管理學、消費心理學等領域的實際應用。書中還提供了針對妒忌的干預措施,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妒忌情緒,減少其負面影響,并在個人和職業(yè)生活中實現(xiàn)更積極的互動。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2012-2016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 理學博士
2005-2012 安徽師范大學本科、碩士 教育學碩士2022-至今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綠色通道破格) 教授
2019-2021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 講師,碩士生導師
2022-2023 北京類腦研究所 訪問學者
2016-2019 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系 博士后
2011-201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科院 訪問學者 認知神經科學、人格先后主持國自然、教育部、天津市哲學社科和海外人才引進項目,是科技部“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兒童腦發(fā)育國家重大項目的核心骨干,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核心成員,天津市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JN, CC, NI, HBM, BSF, DA, IJCHP等期刊上發(fā)表文章二十多篇。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代表、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委員,神經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社會認知分會理事
目錄
叢書序(楊玉芳 吳艷紅)
前言
縮略語表
緒論 1
第一章 妒忌概述與分類 3
第一節(jié) 妒忌概述 4
第二節(jié) 妒忌的分類 10
第二章 妒忌的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jié) 問卷測量法 28
第二節(jié) 實驗測量法 32
第三節(jié) 認知神經科學技術 43
第三章 妒忌的影響因素 51
第一節(jié) 人口學因素 52
第二節(jié) 人格因素 55
第三節(jié) 社會文化因素 59
第四節(jié) 心理因素 67
第五節(jié) 生理及其他因素 71
第四章 妒忌對其他心理過程的影響 75
第一節(jié) 妒忌對注意和記憶的影響 76
第二節(jié) 妒忌對意志和目標設定的影響 85
第三節(jié) 妒忌對情緒與健康的影響 87
第四節(jié) 妒忌對行為與決策的影響 89
第五章 妒忌的理論 91
第一節(jié) 精神分析理論 92
第二節(jié) 人本主義理論 93
第三節(jié) 社會比較理論 95
第四節(jié) 模仿學習理論 97
第六章 妒忌的神經機制 101
第一節(jié) 妒忌與腦結構和功能 102
第二節(jié) 妒忌與神經電活動 111
第三節(jié) 妒忌與神經遞質 114
第七章 妒忌的發(fā)展軌跡 117
第一節(jié) 一般領域上妒忌的發(fā)育軌跡 118
第二節(jié) 領域特定妒忌的發(fā)育軌跡 122
第三節(jié) 妒忌對象的發(fā)育軌跡 126
第四節(jié) 妒忌發(fā)展的特點及原因 128
第八章 妒忌的應用與干預 131
第一節(jié) 妒忌的應用 132
第二節(jié) 妒忌的干預 142
第九章 被妒忌 149
第一節(jié) 影響“被妒忌感知”的因素 150
第二節(jié) 被妒忌的影響 156
第三節(jié) 如何減少他人的妒忌 160
參考文獻 165
彩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