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構式語法理論,對漢語“動+介+賓”結構進行專題研究,其中的“介”有8個:“于、自、到、至、向、往、在、給”。我們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對這些構式展開研究。一方面,從整體出發(fā),概括構式的構式義,如“V+在+O”構式中,“在+處所”動后式屬于“位移事件”中與終點有關的那部分,該構式表示主體到達了終點并呈現出一種狀態(tài),雖然屬于位移事件,但是“位移”義磨損或消失了,動詞只能解釋為到達終點的直接原因或狀態(tài)呈現的方式,并與作為終點的處所有著必然的聯系。另一方面,從共時平面考察“動+介+賓”構式的句法-語義互動、“動+介”的計量研究、“動+介+賓”構式構成成分之間的互動等;從歷時層面考察“動+介+賓”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1 現代漢語“動+介”組配及“動·介”詞匯化研究 一般項目 13BYY114
2 構式語法理論與漢語構式研究 后期資助 19JHQ032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1
1.2“動+介+賓”結構研究2
1.3國外構式語法的研究進展9
1.4理論運用及語料來源44
第2章“V+到+O”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48
2.1引言48
2.2“V+到+O”結構的構素分析48
2.3“V+到+O”結構的構式用變與演變64
第3章“V+向+O”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73
3.1引言73
3.2“V+向+O”結構的構素分析73
3.3“V+向+O”結構的構式用變和構式演變89
3.4結語94
第4章“V+給+O1+O2”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95
4.1引言95
4.2“V+給+O1+O2”結構的構素分析96
4.3“V+給+O1+O2”雙賓構式的構式用變和演變107
4.4結語113
第5章“V+于+O”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114
5.1引言114
5.2“X+于+O”結構的構成因子115
5.3“X+于+O”結構的構式用變和構式演變128
第6章“V+至+O”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133
6.1引言133
6.2“V+至+O”結構的構成成分分析133
6.3“V+至+O”結構的構式用變與構式演變152
第7章“V+往+O”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156
7.1引言156
7.2“V+往+O”結構的構成要素分析157
7.3“V+往+O”結構的構式用變與構式演變174
第8章“V+在+O”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180
8.1引言180
8.2“V+在+O”結構的構成要素分析183
8.3“V+在+O”結構的構式用變與構式演變197
第9章“V+自+O”結構的構式化與構式演變209
9.1引言209
9.2“V+自+O”結構的構成要素分析210
9.3“V+自+O”結構的構式用變與構式演變221
第10章“V+到+O”與“V+在+O”構式的對比研究226
10.1引言226
10.2“V+到+O”與“V+在+O”的構式差異226
10.3“V+到+O”與“V+在+O”構式的認知差異237
第11章“V+往+O”和“V+向+O”的差異性考察248
11.1引言248
11.2研究方法249
11.3研究結果及討論250
11.4結語257
第12章“V+于+O”與“V+在+O”構式的對比研究258
12.1引言258
12.2“V+于+O”與“V+在+O”的構式區(qū)別259
12.3“V+于+O”與“V+在+O”的事件結構與認知差異272
第13章結語281
13.1研究結論和創(chuàng)新之處281
13.2不足與展望283
參考文獻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