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訓課幼學而撰。故取《禮記·少儀》以為書名。書中采綴舊文,體例略同于朱子《小學》。作者認為,小學之灑掃、應對、進退,也即“精義入神之妙”,而初學者往往多有忽視。玩乎見聞,汩乎思慮,掉以輕心,故采摘前言往行所當知而易見者,匯編成書,用于訓課幼學。認為后生“且須理會曲禮、少儀、禮儀等學”。主張“持心以清潔,處心以公平”,提倡“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以為后世學者若能覽讀此書,便會“各因其所得而有自立之地”。全書采擇較精,語言明暢,作者的出發(fā)點雖為封建社會培養(yǎng)后繼人才,但其中的一些觀點和論斷,則對后學有很高的警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