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由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辦,每年一輯,主要收錄儒家典籍文獻與儒家思想研究方面的最新學術成果。此為第十七輯,收錄論文22篇,內容涉及經學研究、版本?、專人專書、儒學新論、儒藏講壇、《儒藏》編纂與研究六大版塊,主要圍繞《周易》《禮記正義》《四書》《說文》《春秋左氏傳》《儀禮》《藝文類聚》《省心雜言》《文選》《三國志旁證》《周書全譯》等典籍進行文獻學、校勘學、版本學等方面的考證辨析,并對儒家的道統(tǒng)說、格物論、“君子不器”等進行了現(xiàn)代意義的闡發(fā)。此外,本輯還收錄了儒家講壇的兩次講座整理稿,以《公羊注疏》的重校和蜀石經研究為話題展開探討,為學界進一步深入研究講壇主題提供文本依據!啊度宀亍肪幾肱c研究”收錄兩篇有關?闭淼膶嵗,主要圍繞北大《儒藏》精華編本《春秋左氏傳注疏證》《西河文集》的校勘得失進行總結,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古籍整理經驗。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是以整理和研究儒家典籍文獻為主的實體科研單位,承擔了北京大學《儒藏》工程,這是我國一項重大的學術文化項目。2003年,教育部將“《<儒藏>編纂與研究》”定為“2003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正式批準立項,北京大學資深教授湯一介先生任項目首席專家。
經學研究
《周易》的文獻學研究與《周易》文獻學的研究 顧永新 (1)
李富孫《易經異文釋》考述 張億 (30)
《禮記正義》佚文考論 王豐先 (47)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纂輯與屬稿實態(tài)新繹
——以儒藏本校記論《左疏》初期之成書 陸駿元 (61)
翟灝《四書考異》的《孟子》暨四書學史研究 李暢然 (84)
《藝文類聚》引《孟子》考論 李佳傑 (110)
《説文》諱例小議 黃芷欣 (125)
版本校勘
天祿琳瑯舊藏宋刻本《纂圖互注尚書》略説 張麗娟 (136)
朱子《儀禮經傳通解》所見“唐本”考 吳一蕎 (147)
《元史》洪武本述略 張良 (159)
徐仁甫《漢書藝文志補注補正》稿本的成書及其價值 雷軍 (191)
上海圖書館藏明抄本《省心雜言》考略
——兼及《四庫全書》與《函!反蟮浔局疾 陳曉蘭 (204)
尤袤刻本《文選》“溢出注”補議 袁濤 (223)
專人專書
梁章鉅《三國志旁證》探津 劉國宣 (244)
試論《周書全譯》帝紀的引經譯文失誤 呂友仁 (259)
儒學新論
文中子王通的續(xù)六經與河汾道統(tǒng)(上) 張廣保 (270)
“格什麼”與“如何格”
——論程門後學“格物”説的分化與流變 李婉滎 (293)
孔子“君子不器”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黃山 (311)
儒藏講壇
重!豆蜃⑹琛返脑O想與實踐 郜積意 (325)
蜀石經研究新葉
——以深度文獻整理爲基礎 王天然 (338)
《儒藏》編纂與研究
校點《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的兩點心得 王振華 (348)
儒藏本《西河文集》?敝歌 胡春麗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