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生命周期管理對于我國實現綠色發(fā)展和能源轉型至關重要。本書從生命周期視角,圍繞電動汽車擴散以及動力電池回收管理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深入系統(tǒng)研究。首先,本書基于文本挖掘、實證模型、復雜網絡智能體決策模型從供需雙側微觀層面分析了不同類型政策干預下消費者和企業(yè)的電動汽車采納決策機制。其次,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評估了多主體交互作用下電動汽車擴散的能源、環(huán)境和健康效益。最后,基于博弈模型分析了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回收渠道選擇和優(yōu)化策略。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1) 2002-09 至 2005-0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博士
(2) 1988-09 至 1991-07, 天津師范大學, 數學教育, 碩士
(3) 1984-09 至 1988-07, 安徽師范大學, 數學, 學士(1) 2010-12 至 今, 合肥工業(yè)大學, 管理學院, 教授(作者為國家自科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智能互聯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工程理論及應用”團隊成員)
(2) 2005-12 至 2010-11, 合肥工業(yè)大學, 管理學院, 副教授
(3) 1994-09 至 2002-06, 合肥師范學院, 數學系, 講師管理科學與工程 環(huán)境管理作為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 收錄論文 50 余篇中國優(yōu)選法統(tǒng)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簡稱“雙法”研究會)理事
“雙法”研究會能源經濟分會常務理事
安徽省管理學會理事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8
1.3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38
1.4 創(chuàng)新點 43
1.5 本章小結 44
第2章 電動汽車生命周期管理理論框架 45
2.1 核心概念界定 45
2.2 理論基礎 48
2.3 電動汽車擴散及動力電池回收機制 64
2.4 研究框架 78
2.5 本章小結 80
第3章 中國電動汽車政策演化分析 81
3.1 問題描述 81
3.2 方法 81
3.3 數據來源 85
3.4 結果與討論 85
3.5 本章小結 98
第4章 政策文本隱含主題對電動汽車擴散的影響 100
4.1 問題描述 100
4.2 方法 101
4.3 數據和變量 103
4.4 結果與討論 105
4.5 本章小結 111
第5章 基于消費者網絡視角分析政策干預對電動汽車擴散的影響 113
5.1 問題描述 113
5.2 方法 114
5.3 數據來源與情景設置 118
5.4 結果與討論 122
5.5 本章小結 128
第6章 基于制造商網絡視角分析政策干預對電動汽車擴散的影響 129
6.1 問題描述 129
6.2 復雜網絡演化博弈模型 129
6.3 數據來源 133
6.4 結果與討論 134
6.5 本章小結 142
第7章 多主體交互下的電動汽車擴散效果分析 143
7.1 問題描述 143
7.2 多主體交互的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 144
7.3 數據來源和政策設置 150
7.4 結果與討論 155
7.5 本章小結 170
第8章 動力電池閉環(huán)供應鏈回收模式選擇研究 171
8.1 問題描述與基本假設 171
8.2 模型構建與求解 174
8.3 三種回收模式的比較分析 185
8.4 數值仿真分析 191
8.5 本章小結 195
第9章 動力電池閉環(huán)供應鏈回收模式的優(yōu)化 197
9.1 問題描述與假設 197
9.2 模型求解 200
9.3 動力電池閉環(huán)供應鏈回收模式優(yōu)化的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 205
9.4 結果與討論 212
9.5 本章小結 223
第10章 總結與展望 225
10.1 結論 225
10.2 政策建議 228
10.3 展望 232
參考文獻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