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為中心的歷史:山西明清時期的環(huán)境與社會
定 價:98 元
土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要素,與人類社會的聯(lián)系十分廣泛。舉凡農作、器物、居所、城墻、道路乃至信仰,都會圍繞土而展開與變遷。
韓強強,歷史學博士,太原師范學院歷史與文博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緒 言 環(huán)境史為何研究土/001第一章 耕地與人口:增加糧食產出量的努力/033 第一節(jié) 土地墾殖從易到難與由近及遠/034 第二節(jié) 人們在耕作制度上的艱辛努力/080第二章 耕地與人口:對糧食供給能力的評估/142 第一節(jié) 人口與耕地及其出產間的關系/144 第二節(jié) 勞動力向與土相關行業(yè)的轉移/175第三章 土材與建筑:窯洞與城墻的華麗變身/203 第一節(jié) 從土窯到磚窯的變遷/204 第二節(jié) 從土城到磚城的變化/232第四章 土路與交通:對土路缺陷的持續(xù)治理/261 第一節(jié) 土路的類型及其缺陷/262 第二節(jié) 道路的硬化及其歷程/288第五章 取土與信仰:物質與精神之間的沖突/304 第一節(jié) 事關生計的取土用土活動/305 第二節(jié) 山西社會的風水龍脈信仰/313結 語 以土為中心的歷史/327附 錄 明清山西州縣城主城城墻包砌信息簡表/333參考文獻/355后 記/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