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事件·話語·空間
本書結合在大中華地區(qū)開展的區(qū)域性集體記憶調查,描繪出當代國人的集體記憶版圖,作為后續(xù)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反思了互聯網對于重構集體記憶和社會團結的作用以及實現數字化集體記憶的概念拓展與理論發(fā)展,揭示出影響中國互聯網民集體記憶形成與傳播的結構及其帶來的可能后果,同時引入懷舊社會學的視角理解集體記憶,使傳播學與社會科學其他分支產生跨學科對話,體現了獨到的學術價值,展現了集體記憶研究的全局觀、本土觀和技術觀。與既有研究從典型事件出發(fā)的孤立視角不同,本書稿將現代中國本土社會的群體特征納入對集體記憶的考察,分析群體成員彼此互動形成的集體記憶的差異與聯系,對相關問題的理論建構和傳播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全書刻畫了集體記憶在數字化、全球化條件下和技術中介傳播環(huán)境下的新現象、新規(guī)律,考察在當前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集體記憶與認同的建立、消弭和保持的可能途徑,突出技術中介傳播在集體記憶形成中的作用,能夠填補現有成果在技術與集體記憶研究銜接中的空缺,更好地理解數字化時代集體記憶形成與傳播的規(guī)律。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