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可以跨越時空,成為精神對話的基石。
本書是趙柏田的文學評論集。從威廉·?思{的憐憫與憤怒,到阿爾貝·加繆對荒謬的反抗;從馬塞爾·普魯斯特綿長的記憶,到克萊爾·吉根揮之不去的藍色;從埃德蒙·威爾遜與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通信,到弗吉尼亞·伍爾夫與梅納德·凱恩斯的友誼……《共識的必要》里,趙柏田以私人閱讀脈絡為引,帶領我們穿越世界文學的星叢,開啟一段深度漫游。
權(quán)威作者 經(jīng)典重讀 大眾共鳴
- 作者趙柏田為非虛構(gòu)寫作代表作家、思想史學者,學術(shù)背景深厚,作品兼具文學性與思想性。代表作《南華錄》等已積累高口碑讀者群。書稿中的篇章大部分都在公眾號、報紙、雜志等平臺發(fā)表過,有一定的討論度。
- 聚焦福克納、加繆、普魯斯特等世界級文豪,吸引經(jīng)典文學愛好者和學術(shù)研究者;同時涵蓋《鄰人之妻》《拉德茨基進行曲》等多元作品,滿足讀者對冷門經(jīng)典 熱門IP的雙重興趣。
- 打破文學評論的學術(shù)門檻,兼具專業(yè)性與可讀性,以一個個小篇章架構(gòu)全文,以故事化敘述串聯(lián)文本分析,增強閱讀趣味。
- 非虛構(gòu)寫作熱潮持續(xù),讀者對思想深度與人文關(guān)懷的內(nèi)容需求上升,共識主題暗合社會對多元價值對話的期待,易引發(fā)情感共鳴。
趙柏田
當代作家、學者,非虛構(gòu)寫作代表作家。著述七百余萬字,主要作品有《赫德的情人》《買辦的女兒》《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巖中花樹: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江南文人》,以及中國往事三部曲(《槍炮與貨幣:民國金融家沉浮錄》《月照青苔:20世紀南方文人生活小史》《民初氣象:變亂之年的暴力、陰謀與愛情》)等二十余種,獲第十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獎、2015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獎等獎項。
猶在鏡中
憐憫與憤怒 /003
地中海的陽光 /022
共識的必要
黃金之國消亡史 /037
一支安魂曲 /053
回之以凝視 /063
黑暗中緩慢摸索 /072
在紙和墨水的暴風雨中
歷史、 小說、 電影三重敘事下的一個故事 /087
長燈短檠
何謂理想生活 /109
詩的悲傷與散文的理智 /141
緊時間的纜繩 /157
幽靈隨處流轉(zhuǎn) /175
兩個熱愛小說和蝴蝶的男子 /190
小說家感謝福樓拜, 當如詩人感謝春天 /208
林中小路
去波蘭讀米沃什 /223
我與多克特羅 /245
平凡永恒之女性 /255
一次旅行: 從海明威到尤瑟納爾 /264
致薇依的四封信 /275
跋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