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石刻里的廣西叢書之一種,《經濟商貿卷》共收文章45篇、石刻實景(或拓片)圖片40余張。所收石刻,多反映1949年以前廣西城鄉(xiāng)各地不同族群社會生活。通過對石刻文字的解讀,勾勒與呈現歷史時期廣西傳統社會生活場景。書稿收錄石刻的范圍包括壯、瑤、客家、疍民及廣東移民等不同族群,地理空間涵蓋賀江、桂江、潯江、柳江及左右江流域等。在體例上,書稿對城鄉(xiāng)生活的呈現大體分為城廂、圩鎮(zhèn)、鄉(xiāng)村三個類型,具體涉及城鄉(xiāng)生活中的田產控制、賦役制度、宗教祭祀、保甲團練、商業(yè)貿易等。
《經濟商貿卷》通過對石刻內容的解讀,圍繞官員、鄉(xiāng)紳、商人、疍民等不同群體,對包括土地田產、商業(yè)貿易、商人家庭在內的明清時期廣西社會經濟生活的不同面向進行了呈現,幫助讀者從民眾的小歷史出發(fā),對不同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制度產生新的理解。
麥思杰,1975年12月生,廣西梧州人,暨南大學古籍所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社會經濟史、歷史人類學,明清時期珠江西江流域社會的族群關系、民間宗教、賦稅制度及商業(yè)貿易等。在《民族研究》、《社會學研究》等權威、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教yu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一項。
潘梓業(yè),暨南大學中國史專業(yè)2022級碩士研究生。
胡韞韜,暨南大學中國史專業(yè)2022級碩士研究生。
天后佑粵商乾隆三十五年《重修粵東會館天后宮并鼎建戲臺碑記》解讀
西米東運乾隆五十三年《重建粵東會館碑記》解讀
開圩設館乾隆五十六年《創(chuàng)建粵東會館序》解讀
滇銅興市道光二十年《重新鼎建百色粵東會館碑記》解讀
重整鹽務同治十二年《重建會館并戲臺碑記》解讀
動蕩中的商機光緒二年《重修粵東會館碑記》解讀
鬻魚販米乾隆四十五年《奉憲禁止懢封九江民船勒石永遵》解讀
狀告衙差乾隆五十五年《奉爵閣部堂福大人飭禁妄扳碑記》解讀
禁革攔船派差嘉慶七年《奉憲禁革平桂倒扒船雜差碑》解讀
禁革鹽運糾紛道光十五年《鹽運禁革碑》解讀
定限米價道光十三年《奉各大憲定限米價章程》解讀
渡還北帝光緒二十三年《那連墟渡口歸還告示碑》解讀
無嗣之計道光二十八年《孀婦譚氏捐鋪屋碑》解讀
眾籌義地咸豐八年《添置義地碑記》解讀
備燈迎神咸豐九年《置備燈彩碑》解讀
兩龍不認順宣統三年《兩龍儒金堂碑記》解讀
桂林城的木匠道光四年《新建碑記》解讀
鄉(xiāng)朋置鋪道光十年《東泉財神會碑記》解讀
祭濂溪,祀先人道光十五年《濂溪會碑記》解讀
集賢管產光緒三十二年《新老集賢會》解讀
軍戶創(chuàng)祠乾隆十四年《龍氏創(chuàng)建宗祠碑記》解讀
建祠控產乾隆十五年《創(chuàng)祠碑記》解讀
粵商聯創(chuàng)合族祠道光十五年《鼎建祠堂碑記》解讀
管理族產費思量道光二十□年《□□燈會租錢條規(guī)開列》解讀
重規(guī)蒸嘗道光二十四年《族規(guī)刻碑》解讀
捐購廟產光緒三十年《桂嶺建祠碑記 永垂不朽》解讀
墓管書田民國八年《書田記》解讀
鄉(xiāng)紳聯盟康熙六十一年《合建雙賢祠》解讀
以廟入市康熙六十一年《創(chuàng)建列圣宮題名碑記》解讀
管理渡產乾隆三十六年《流傳金花各銀碑記》解讀
增神擴市嘉慶十四年《嘉慶乙丑年重修列圣宮增建后樓東西廳題名碑記》解讀
官民合修桂花井嘉慶十六年《重修桂花井碑記》解讀
社與土主《道光十年祠亭碑》解讀
從祈雨到團練道光二十年《道光庚子年重建文明閣新建魁星樓并建亭臺碑記》解讀
由埠而社《道光二十三年歲次癸卯重建興寧廟碑》解讀
共修險道道光二十五年《道光乙巳年興修接米嶺并馬鞍西□大路碑》解讀
借駐市鎮(zhèn)與改變風水《光緒二十年甲午重修寶珠觀壁背并通寶珠山碑》解讀
修路先驅關冕鈞民國二十二年《關伯衡先生墓碑》解讀
修埠鋪路民國二十七年《鼎建梯云水埠兼兩旁大路記》解讀
祖先有其田順治十年《黃姚九甲山場土名開列碑》解讀
斷入官產乾隆五年《忠孝祠田產碑》解讀
買地建館乾隆三十九年《廣東會館買地契約碑》解讀
商神有田嘉慶十七年《祀田碑記》解讀
宗教與鹽政正德九年《重建冰井禪寺記》解讀
初定八桂順治八年《重建福胤庵碑文記》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