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古語有云:天下之本在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有過許多重要論述。他指出,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他強調(diào),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尤其強調(diào),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他要求,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nèi)容。
在2015 年的春節(jié)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2015 年3 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學習發(fā)揚周恩來同志的精神風范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周總理的優(yōu)良作風與優(yōu)秀品德至今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2018 年3 月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 周年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充滿感情地說: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并高度評價道: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在講話中,總書記用六個杰出楷模,深刻闡述了周恩來同志崇高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和時代價值,其中就包括周恩來的家風家教等。
家風,是指家庭生活的基本環(huán)境,是家中長輩所樹立、傳承的價值準則和精神力量。作為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先伯父周恩來的品格風范在黨內(nèi)外乃至世界都有口皆碑,他春風化雨般的言傳身教,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既嚴格要求又關懷備至,都潛移默化在我們的身心里。沒有親生子女的他將西花廳變成了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所以,本書所描述的家風并不局限于周家這個家庭或家族,而是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廣義的紅色家風。
對先伯父周恩來,我一直稱呼伯伯,由于他在周家家族中大排行是行七,我習慣上稱呼先伯母鄧穎超七媽,這個在《我的伯父伯母周恩來鄧穎超》一書中都有過交代。在本書的部分行文中,將保持這兩個稱謂。
伯伯的感人故事、光輝事跡實在太多,我知道的自然有限。本書收錄的內(nèi)容主要為我和親屬們親身經(jīng)歷的,我從伯伯、七媽那里及他們身邊工作人員處聽說的,以及從一些書籍報刊資料里看到的,難免掛一漏萬。盡管水平有限,我還是衷心希望,本書能夠讓讀者朋友們了解周恩來的家風,從中得到啟迪和教益。
周秉德
2024 年12 月于北京